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國才是東北亞的麻煩製造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6]     我要評論

張敬偉

 朝韓交火,最興奮的是美國,偷著樂的是日本,因為這給了美日挑戰中國的契機。尤其美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將航母開進黃海,將中國京畿核心地區置於自己的堅船利炮威脅之下,這種心理威懾遠比拉攏幾個盟友制華更為惡劣。過去100餘年的兩次世界大戰表明,小國衝突,大國當抱持克制理性,不可以為私利推波助瀾,釀成大國介入、全球亂戰的悲劇結局。紛擾東北亞,誰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美國!

 朝韓23日互相發射炮彈,韓國延坪島上居民遭受炮彈襲擊,軍民皆有死傷。此番擦槍走火,不僅使朝鮮半島變得風聲鶴唳,而且也使東北亞局勢變得緊張起來,並且引發連番的大國異動。韓國宣佈進入最高警戒,且中斷所有對朝援助。日美韓三方展開應對舉措,美國並計劃28日起在黃海海域舉行由美航母參加的韓美聯合軍演。

朝韓衝突牽動東北亞局勢

 與此同時,韓國主流媒體對中國開始質問式的輿論,所謂美日俄三國對朝譴責,中國不能無動於衷云云。更為困擾的是,美韓再次計劃在黃海海域舉行有美航母參與的聯合軍演,無疑對中國構成了直接的威脅,使近期稍微緩和的中美關係再次緊張、惡化,這恐怕是中國不願看到的。自「天安艦」事件以來,美日韓加大了同盟力度,美韓一再強調要在黃海領域進行美航母參加的聯合軍演。值得一提的是,美韓軍演的理由均是以威懾朝鮮為目的。其實明眼人一眼看穿,也許韓國真的是為了遏制朝鮮,但美國顯然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將矛頭直指中國。

 這絕非揣測,今年以來,美國重返亞洲,重塑領導力已經成為公開宣示。在中國周邊,亞洲的南、東南、東北三方構築美印、美越(東南亞)、美日韓同盟圈,圍堵中國的「新月形」變成了半圓形,如果加上美國在阿富汗和中亞的戰略佈局,美國對華幾乎形成了圈形包圍。最近,奧巴馬總統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亞洲行,以及利用中日撞船風波公開將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範疇,更加凸顯美國和中國在區域內的戰略搶逼圍。

 因此,朝韓交火,最興奮的是美國,偷著樂的是日本,因為這給了美日挑戰中國的契機。尤其美國,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將航母開進黃海,將中國京畿核心地區置於自己的堅船炮艦威脅之下,這種心理威懾遠比拉攏幾個盟友制華更為惡劣。尤其是,當衝突發生之後,韓國士兵強調這場戰事的緣由是韓國不顧朝方警告堅持軍演,而且是韓方首先炮擊爭議海域所引發,更顯得這場戰事的蹊蹺。誠然,朝鮮國際形象不佳,在國際社會看來是個習慣性的麻煩製造者。但從韓軍的表態看,朝韓雙方的責任還需理性釐清,不能將板子全部打在朝鮮身上。當美國迫不及待地再次表示要把航母開進黃海時,不由令人懷疑內中的玄機。

朝韓交火得益者是美國

 中國理解韓國人的心情,但懷疑美國人的動機。美國在中國周邊三番五次的戰略壓迫,難免會讓中國想到美國才是東北亞的麻煩製造者。很顯然,朝韓交火發生之後,若美國像中國那樣抱持中立立場,協同日俄,尋求聯合國參與下的多邊調查,釐清責任,然後再予以處理,朝鮮半島的局勢不會變得如此糟糕。遺憾的是,美日迅即站在韓國一方,不僅無助於衝突的解決,反而提振了韓國的戾氣,加重了朝鮮的反彈。更為陰謀的是,美國鐵心要將中國拉下水,攪亂東北亞的地緣戰略均勢。一旦美韓在黃海聯合軍演,一旦美國航母出現在黃海領域,中國強烈反制是無可遏制的。果如此,不惟中美和朝韓交惡,中韓關係也會遭遇嚴峻考驗,再加上日本的攪水,東北亞將成為「一戰」時的巴爾幹。東北亞成為火藥桶,南亞次大陸、東南亞乃至亞太和全球,還有安寧之日嗎?

 過去100餘年的兩次世界大戰表明,小國衝突,大國當抱持克制理性,不可以為私利推波助瀾,釀成大國介入、全球亂戰的悲劇結局。紛擾東北亞,誰是真正的麻煩製造者?美國!

相關新聞
來論:「自由亞洲電台」是美國極端反華的政治工具 (2010-11-26) (圖)
廿四味:《蘋果》加強對反對派選戰指導 (2010-11-26)
把脈香港:反對派阻撓收地理據並不成立 (2010-11-26)
美國才是東北亞的麻煩製造者 (2010-11-26)
「五都選舉」關鍵在中間選民 (2010-11-26)
止戈為武:珠海航展透露三大軍事信息 (2010-11-26)
李柱銘留民主黨的兩大動機 (2010-11-26)
單刀直入:長遠經濟措施以教育為要 (2010-11-26)
鳴記於心:台灣民主的不投票悲哀 (2010-11-25)
讓本地健兒在「自己地方」比賽 (2010-11-25)
東張西望:中國冷靜應對美國重返亞洲 (2010-11-25)
民筆聊生:壓力下的雙職女性 (2010-11-25)
明辨是非:多管齊下處理廢物 (2010-11-25)
批評家之言不足為訓 (2010-11-25)
志強時評:特區政府努力「申亞」為港利益 (2010-11-25)
十二五與香港發展:「十二五」於香港不僅僅是經濟課題 (2010-11-24)
廿四味:李柱銘的「公投拿著數」策略 (2010-11-24)
把脈香港:出招與否都錯?施政須擇善固執 (2010-11-24)
美國圍剿人民幣匯率的兩個深層原因 (2010-11-24)
當今的「諾貝爾和平獎」與世界和平事業相關嗎? (2010-1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