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府預留500億 確保營運25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06]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嚴敏慧) 港府預留500億元撥款鼓勵及資助市民參與自願醫保計劃。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透露,該筆撥款最少60%至70%用作資助年輕投保人儲蓄,以支付晚年保費,考慮一筆過向有關投保人的保險儲蓄戶口注資。周一嶽預料,500億元足以營運25年,即每年資助約20億元,相當於每年公營醫療撥款5%,但受惠人數可高達240萬、佔全港人口1/3,遠比直接投放資源改善公營醫療更有效益,並強調倘500億元耗盡,當局將會再注資「包底」。

分攤風險提供折扣及資助

 周一嶽表示,500億元將用作3大用途,首要是預留資金分攤計劃的風險,確保有足夠財力支付高危人士的保險賠償,以穩定保費;提供折扣吸引市民投保;最後一部分資金則於計劃推出初期,吸引年輕人投保,並資助他們參與醫保儲蓄。周一嶽解釋,長者保費高但收入有限,最理想是投保人趁年輕儲蓄。他表示,500億元撥款之中,最少有60%至70%用作資助年輕投保者儲蓄以支付晚年保費。

 他續透露,日後有關儲蓄方面的做法有3個可能性,如投保人日後保單含有儲蓄成份,當局會為投保人提供資助;若投保人日後選擇附有儲蓄戶口的保單,政府將會向戶口一筆過注資;或於投保人65歲以後,獲政府直接注資或供款,如投保人越年輕開始參加醫保,晚年時的資助愈多。至於病人團體批評長期病患者保費過高,醫保不足以誘使他們由公營服務轉投私營服務,要求政府把500億元撥款直接用於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周一嶽稱,現時的醫療保險一般不會接納長期病患者投保,新醫保下「人人受保」,現有病人得益最大,他又強調,日後公營醫療的撥款有增無減。對於消委會建議當局把門診服務加入醫保保障範圍,周一嶽回應,從醫保構思階段已把門診排除計劃外,「門診嚴格來說只是醫療套餐,加入保單容易造成濫用」,他補充,若投保人有需要可以附加項目形式另行購備。

相關新聞
信貸紀錄擴用途 私隱署關注 (圖)
銀公指新建議可三贏 (圖)
顧問:有助減少撇帳破產 (圖)
私隱署對擴大信貸資料庫的關注
周一嶽:嚴控保費與利潤 自願醫保有市場 (圖)
4私院地年內招標 條款與醫保掛鈎 (圖)
自願醫保計劃撮要
保險界:利潤上限20%才合理
港府預留500億 確保營運25年
最低時薪28蚊 鐵定五一實施 (圖)
限僱主存工時紀錄 葉偉明修訂遭否決 (圖)
長毛「食咗肚痛論」同道亦拒撐 (圖)
「80後」工資插水 專家籲改「急功近利」心態 (圖)
被標籤「激進」 「80後」不高興
大學生實習計劃 逾八成獲本地續聘
老翁欠8.5萬破產 破管署竟收230萬 (圖)
錯頒破產令 疑有人隱瞞責任
法律界:疑工作外判拉高收費
破管署案中收費比較
資產愈多 費用愈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