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朱自清的《背影》,描寫父子之情,曾成為多年的中學生範文,我在本欄一再介紹,並對某些教授未讀懂該文加以嘲諷。
今天讀到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寫的《母親是游子的故鄉》,情摯詞切,寫母子之情,也許會引起許多惦念母親的游子們共鳴。
作者洪燭,文章刊在內地《讀者》雜誌二○一○年第二十一期。
作者開頭便說:「母親是游子精神上的故鄉,而故鄉對於我,相當於被放大了的母親的概念」。作者的母親住在南京,作者卻在北京城工作,南京便是作者的故鄉,「我的母親今天仍然生活在那裡,在其中的一扇窗戶裡做飯,洗晾衣物並且思念著她的兒子。這種時空無法阻隔的心靈感應,該算是一生中永不消逝的電波。」
我喜歡看寫家庭親情的文字,楊絳的《我們仨》,我一看再看,《背影》所描述的情景,我一生難忘。我也寫過紀念父親和母親的文字,但總覺得力不從心,未能表達出真情的萬一。所以看到不少真情流露、文筆流暢的文字,總是愛不釋手。
作者洪燭寫道:「我十八歲那年,母親驕傲地用她的私房錢買了一張船票,在細雨濛濛的碼頭上送我去武漢讀大學,四年以後,又是母親親自排隊買了火車票,交到我手裡——我就這樣遷徙到北京的個人生涯。……她對兒子的這兩次慷慨,鑄成了她終生都要追悔的過錯,我從此便被她無意識地移交給世界,而不再屬於她……我離開故鄉已經十幾年了,愈行愈遠,留給母親的,永遠只是背影——一次次的背影」。
我去唸大學時,母親早已逝世,是和幾個「書友」跋涉千里,到粵北山區就學。我到香港工作,更是個人帶著一個藤篋,到學校報到。
母親的形象,在記憶中十分模糊,一些兒時的往事,也只記得三兩樁,但母親呀母親,畢竟仍是游子的故鄉,每年掃墓的時候,總是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