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功
1999年,英國皇家國立劇院(British Royal National Theatre)邀請800位劇作家、演員、導演和新聞工作者,投票選出二十世紀最重要英語劇作,結果它榮登首位。二十世紀影響力極大的荒誕派戲劇(Theatre of the Absurd),它被視為開山作品兼最重要傑作。再加上標題引述劇作最末的兩句話,各位可以猜到今天介紹哪本W字首的巨著嗎?
諾獎得主所著劇作
是《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另譯《等待戈多》),當中的Godot讀作GOD-doe或ga-DOE。作者是愛爾蘭劇作家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他的小說亦很有名,還著有詩歌、散文等。貝克特的母親是法國人,所以作品有英語和法語。他在1969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for his writing, which - in new forms for the novel and drama - in the destitution of modern man acquires its elevation(表揚他的著作,以新穎的小說與戲劇形式,把現代人類的一無所有,描繪得淋漓盡致)。
《等待果陀》是貝克特第一齣劇作,在1949年先以法文出版,後來由他本人翻譯成英文,並多加副題:a tragicomedy in two acts(兩幕悲喜劇)。其意思是,它既是tragedy(悲劇),也是comedy(喜劇),悲喜交集、笑中有淚。本劇故事極為簡單,只有兩位主角:Vladimir(讀如v-LAD-di-mia)和Estragon(讀如ESS-tra-gon)。故事講述二人在一棵樹附近呆留兩天,苦等一個叫Godot(果陀)的男人出現;其間還出現過三個人物:路過的Pozzo和他的奴隸Lucky,以及果陀的信差(messenger)。
兩主角尋人生意義
本劇劇情空洞、隨意、荒謬,沒有任何發展,讓我們不禁問:劇作本身究竟有否任何意義?以至人生有否任何意義?以下這段話在劇作中出現過六次之多,當中的V是Vladimir,E是Estragon:
E: Let's go(我們走吧)。V: We can't(我們不能)。E: Why not(為何不能)?V: We're waiting for Godot(我們正在等待果陀)。
兩幕結束前的對話幾乎完全相同,例如第二幕便這樣完結:E: Well? Shall we go(啊?我們可以走了吧)?V: Yes, let's go(好,我們走吧)。They do not move(他們不動)。Curtain(落幕)。
劇情保留思考空間
以下一段,讓各位再加深明白整個劇作如何難以明白,不明不白!E: (his mouth full, vacuously). We're not tied([他滿口食物,表情空洞]。我們沒有被綑綁)?V: I don't hear a word you're saying(你說的話我一個字都聽不到)。E: (chews, swallows). I'm asking you if we're tied([咀嚼,吞下]。我在問你,我們有否被綑綁)?V: Tied(綑綁)?E: Tied(綑-綁)。V: How do you mean tied(你是指如何綑綁)?E: Down(束縛)。V: But to whom? By whom(但被誰束縛?被誰綑綁)?E: To your man(被你那個男人)。V: To Godot? Tied to Godot! What an idea! No question of it. (Pause.) For the moment(被果陀?被果陀束縛!妙想天開!絕不可能。[停頓]暫時如此)。E: His name is Godot(他名叫果陀)?V: I think so(我想是吧)。E: Fancy that(真是不可思議)。
二人最終能否等到Godot?更重要的是,在劇中出現過40餘次的Godot究竟是誰?他的首三個字母就是God(上帝),難道是暗指上帝?還是代表誰人?抑或是甚麼事物?例如人生意義?請各位自行領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