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基舜
「拚命三郎」石秀、「病關索」楊雄二人,一時之間救不了「鼓上蚤」時遷,只好放棄,圖後再作打算,沿著小路往東而行。
二人行至天亮,見有一家村落酒家,二人乃入內喫酒食飯,順便問路。正待喫食時,有一大漢入內,大模斯樣對酒家說:「大官人教你們挑了擔來莊上納。」店主人連忙應道:「裝了擔,少刻便送到莊上。」
「上納」乃是「交租」,而租金要用「擔」,古代,佃戶向地主租地耕種,交租用稻米以「擔」計算,直至清代開始流行貨幣,此習慣才逐漸改變,但民初有個別窮鄉僻壤,仍以稻米交租,以多少籮穀計算。
話說此大漢既然代莊主上門催租,自然身份不低,吩咐完酒家,對店中各人正眼也不看一眼,行經過石秀、楊雄二人面前便出店。
若是昔日,楊雄身為薊州牢城節級,也懶得看對方一眼,如今殺了人,放火燒了酒店,被祝家莊的人追殺,對周圍環境自是小心翼翼。他打量一下經過面前的大漢,卻認得,便叫了一聲:「小郎(細路),你如何在這裡,不看我一看。」
大漢聞聲回頭一看,卻也認得,連聲:「恩人何以到了這裡?」望著楊雄便拜。楊雄連忙扶起,介紹與石秀認識。
此人姓杜名興,面相醜陋魯莽人稱「鬼臉兒」。上年在薊州做買賣,因一時之氣,打死了同夥的人,收監在薊州府,楊雄見他講拳論棒,頭頭是道,乃一力維持相救有恩,料不到在此相遇。
楊雄把自己在薊州殺了潘巧雲、裴如海;及時遷偷雞闖禍;及祝家莊的人捉了時遷的事,原原本本告訴杜興。杜興乃安慰楊雄不用擔心,說是會叫人放了時遷。
他鄉相遇,楊雄問及杜興別後景況。杜興說是得楊雄相救,離開薊州來到此地,獲得一個大官人賞識信任,委為主管,每日有撥萬論千銀銀両過手,感恩圖報,不思還鄉。
杜興並講出,此處獨龍岡,前面有三個村坊,分別為祝家莊、扈家莊及李家莊。
祝家莊居中,最是威猛,莊主祝朝奉,長子祝龍,次子祝虎,三子祝彪,人稱「祝家三傑」,莊上並聘有萬夫不當之勇,人稱「鐵棒」的教頭欒延玉。此外,莊上並養有一兩千個了得的莊客,蔚為一方之霸。扈家莊在西,莊主扈太公,兒子「飛天虎」扈成,十分了得。女兒「一丈青」扈三娘,使用兩口日月雙刀,亦女中豪傑。李家莊在東,莊主李應,乃杜興的東家。李莊主能使一條渾鐵點鋼槍,背藏飛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沒,人稱「撲天鵬」。
三莊結締生死誓願,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遞相救應。有此淵源,杜興乃向楊雄表示:「如今小弟引二位到莊上見了李大官人,求書去搭救時遷。」
為何杜興只言「求書」,此乃楊雄雖曾有恩於己,但李應亦一方之雄,且是自己東家,能相助與否,力不在己,可見此人處事圓滑。
(細說水滸.二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