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多時未有劇組進入,焦作影視城內雜草叢生。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全國2500多座 僅1成盈利 開發熱仍熾
1995年因拍攝《東周列國》,焦作市人民政府投資2.3億元興建焦作影視城並寄望其成為焦作市旅遊業的「龍頭」,然而走過十多年風雨路,焦作影視城卻只剩殘垣斷壁,舉步維艱,當地政府雖然幾次注資盤活,無奈收效甚微。
數據顯示,中國影視城的建設有點「虛火」。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中國掀起了影視基地的建設熱潮,目前中國各類影視城有2,500多處,其中70%虧損,20%持平,10%盈利。本報記者將以焦作影視城為藍本,深入剖析其沒落的原因和背景,希望給現在的影視基地開發熱帶來一點冷思考。 ■香港文匯報中原分社記者 劉蕊,實習生 任卿還、蔣克進
焦作以產煤著稱。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焦作市區附近的煤資源已經挖掘殆盡,焦作政府正努力尋求新的支柱產業來維持經濟增長。1995年,適逢中央電視台《東周列國》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拍攝基地,當時的焦作政府認為此是提升焦作形象、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大契機,因此,焦作政府不惜向中央電視台承諾無需其掏一分錢,願意出全資建設影視城。
焦作「全民募捐」 大搞影城
建設影視城成為焦作市外事辦牽頭的一個重大項目,然而彼時這個擁有80萬城市人口、290萬農村人口的城市囊中羞澀,因此向全市人民開展「自願募捐」活動,歷時半年,投資4,500萬元的影視城一期工程才得以竣工。昔日的荒山曠野聳立起了周王宮、楚王宮、市井街等宏偉建築。《東周列國》也如期在這裡開拍。
儘管《東周列國》的播出並沒有引起轟動,但焦作影視城還是著實熱鬧了一番。焦作影視城的工作人員林偉(化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影視城最紅火的時候是在1998年左右。那時,在影視城內各個景區都有雜技、獅子等表演,遊客也很多。後來,影視城逐漸消沉。特別是號稱亞洲最大的攝影棚被燒燬後,焦作影視城再也引不起劇組的興趣了。
走進影視城,發現建築已經老化,周王宮已然破敗不堪,民間藝術展覽室和演員服裝展覽室大門緊閉。號稱「亞洲最大的攝影棚」也封門禁入,儼如一座廢城。在楚王宮區、古戰場區等景觀區,部分房子已成為危房,破敗不堪,雜草叢生,空空蕩蕩。當日的遊客也只有寥寥10餘個本地散客。
政府數度盤活 難挽敗局
記者了解到,為盤活影視城,焦作方面曾於1999年注資3,000萬元進行二期工程建設,建成了包括文化廣場、景區道路、圍牆等在內的諸多配套工程;2002年焦作市政府投入700萬元做影視城的燈光工程,這也成為政府的最後一筆投入。
儘管如此,這並沒有挽回影視城的破敗局面。「河南省有五十多家施工單位被焦作影視城拖欠工程款,有的從1995年到現在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如果包括利息來算的話總金額已經超過一億元人民幣了。」這是2003年當地一位被拖欠工程款的小企業主鄭國棟(應採訪對象化名)向媒體披露的影視城財務狀況。
焦作方面寄希望於影視城的「市場化」。2002年12月24日,影視城管理權由焦作市旅遊局下放到影視城所在地的焦作市解放區政府,但是影視城已經老化,資金的缺乏制約了影視城的發展。最終當地政府決定對影視城進行整體出售。焦作一家房地產公司以5,300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包括影視城的經營權、土地使用權及地上附屬物的產權等。可惜的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這家房地產公司並沒有如願接盤,影視城的經營權還歸解放區政府。
有關專家表示,投資建設像焦作影視城所需資金龐大,其投資收益周期一般在15年到20年。在此期間,如果產權不明晰,沒有後續資金支持和可靠的盈利模式,影視城的虧損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