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事數學教育以來,不斷有朋友向我提出學習數學方面的意見,其中最常重複的一項是「不背誦乘數表是不行的」。這些朋友都認定了背誦乘數表就是開始學習計算乘數的不二法門。
我們都可能試過陷入「定律情意結」,就是當我們知道某些方法被證實有效後,就認定了該種方法是「定律」、「金科玉律」或「唯一方法」,然後認為已經解決了該類型問題。就好像乘數表一樣,本質是很好的,前人罕有地將算式和結果編制成詩歌般,讓所有人可以容易牢記於心,隨時隨地背誦出來。這種方法我們稱為口訣的一種,是幫助記憶的方法。不過,我曾經接觸過一些總是不能把乘數表背好的小朋友,因為背誦對他們來說是苦差,他們不願意去接受這個必經階段(經驗中最嚴重的小朋友花了一年多時間學習乘數表仍然未見成效)。再者,當學生背誦數字時出現偏差,便會影響其所有牽涉乘數的計算。
多驗證運算保準確
往往解釋到這個階段,朋友便會反問:「那麼有甚麼方法可以取替乘數表呢?」其實乘數表沒有被抹殺的理由,它應該繼續存在,問題反而是學習乘數表的方法本身。簡單來說,我們不一定靠背誦去記住乘數表,反之我們可以利用運算方式得出整個乘數表,甚至大於10的數值限制。這個方法不一定比背誦慢,而且更加可靠。舉例說,7×6=42我們都唸得不能再純熟,但我們亦不能排除有背錯的機會,尤以年幼小孩更甚。取而代之我們可以利用多於1個方法運算出7×6=42,速度不會遜色,而且答案得到證實,對小朋友來說是更加有益。
應抱探究精神學習
在古印度的心算系統Vedic Math中,古印度數學家將所有數學結構分析得淋漓盡致,令我們明白後可以享受簡化數學的好處。數學家與普通人的分別,就是他們都有探究精神。他們面對定律時會質疑、研究、證實,然後再以不同的方法去比較結果。美國出產了很多數學家和科學家,或多或少是因為他們國家的教育制度和方法,鼓勵了學生探究,培養出他們超然的學習態度。 ■鄭雅迪 Math Monkey香港教育中心業務拓展總經理 andy@mathmonkey.co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