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曼谷到處都是檔口,令人十分懷念香港的小販文化。最近看回賀歲片《我愛香港 開心萬歲》,不僅為小販及街坊發聲,最後更以大笪地的盛世作結,正與曼谷的地道趕墟文化同出一轍。到曼谷,看來也是另一種穿梭時光的旅行吧。
香港人之所以這麼喜歡逛花市,就是因為墟市貨物便宜抵買,琳琅滿目,可惜我們如今只剩一年一次。上月去過青山公路某大笪地,觸目蕭條不堪,大部分都只賣爛衫爛碗,全像破舊的二手貨(可能的確是二手料子,但可以清潔一點嘛)。近年也有去內地及台灣的小墟—深圳有些小規模的藝墟,貨品款式不俗,但很快因為周遭要發展擴建,於是又暫時消失了,要捲土重來看來又要花點時間。台北也曾去過一些旅遊書介紹的小市集,但比起報道都來得凋零。其中眷村的藝墟最出色,不但有音樂人表演,配上有機食品出售,名曰Simple Market。
在曼谷就有更不簡單的市集,要數最突出的,當然是Siam的MBK和翟道翟的JJ Market。前者或許不算市集,像香港聯合廣場般的舊式商場,一到晚上,旁邊便浮現應有盡有的流動小販,大多是賣穿的,以及飾物及袋子等。
不過說到便宜,當然不及周末市集JJ Market。我就聽過不少人大清早七點前便去購物,因為只在周末經營,每次都人山人海,所以要避開人群,一定要早去早回。
當然,我這類不太省心的遊客,還是九時多才爬得起床,十時多才到達,已見人龍,不過還比不上下午四時離開時的恐怖—由地鐵站已全是排隊等候進市集的人。問過當地人,為何JJ Market發展至今,已有一定的遊客支持,還要周末才開市?
他們說其實很多人星期一至五要上班,又或花周一至五的時間做手工藝,周六日才能做小買賣。這足見JJ Market的支持從何而來。雖然現在很多都變了店舖,有些更是連鎖店的批發地,但價錢依然十分吸引。
它的面積有十多個球場之大,貨物繁多,連寵物部及花園部都有自己的分區。無論是穿上身的、放在家的、吞進肚裡的,全都能在這市集一站式地找得到。起初看見人拿著行李箱到來,還覺得誇張,之後才明白是為了裝載戰利品。看來我一定會一去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