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對話Stefania Lucchetti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Stefania(右)在「傑出女性論壇」中。

(文:文匯報 SL:Stefania Lucchetti)

文:你寫這本書的想法是怎樣產生的?你為此還辭掉了以前的律師工作?

SL:是的,我愛寫作,也愛學習,但我之前並不清楚自己會成為一名作家。我對要寫甚麼還不太清楚,後來才有了一些想法。2年前完成了我的第一本關於信息科技和信息倫理的書,同時我也為企業作諮詢、講課,現在就覺得是時候要再向前走了。

其實寫這本書時我去問了很多人,你怎樣實現你的想法?很多人都有很多的想法,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還有一些人,他們的執行力很強,但是他們覺得自己不夠有創造性。我覺得這個現象很有趣,就想寫一本書去向他們解釋這個從點子到實現的過程。我也就此和不少人聊過,他們聽了都很興奮,於是我決定開始寫這本書。

正像我書中談到的,從想法到實現的過程從不簡單,你需要知道這個過程中發生了甚麼事情,你又處在哪一個階段。但總體來說,它是有規律可尋的。

文:這個規律就是你在書中用的一個比喻:把水的氣態、液態和固態比作想法的產生、形成概念到實行,但你最想強調的是甚麼?

SL:首先,是澄清一種誤會。我們通常會覺得,一個人要麼是創造力很強,要麼就是執行力很強,兩者不可兼備,但真實情況是,我們每個人都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只是現在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化,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和記錄瞬間即逝的想法。

其次,就是想法實現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需要的精力、時間和心態都是不同的。所以我用了水的三種形態做比方。水從一種形態到另一種形態,依靠壓力、溫度、空間的迅速變化,這樣對照比較容易了然。我們如果拿著構思概念的心態去面對概念的實行,就容易產生估計不足或者患得患失的情緒。我的這本書也是提醒讀者不斷調整,以及要做哪些方面的調整。

文:你的第一本書是關於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把握和管理時間,現在又是關於如何實現想法的,他們之間是否有連貫性?

SL:從這個層面看,你可以說前後有聯繫,第一本書關於當你接受信息時,你能確保如何不受其他信息的干擾,這本書則是講你如何處理這些信息,因為當你接受某些信息時,會產生某些想法,那麼你要怎麼做呢?

文:你的這本書還不到100頁,你認為這足夠說明你要說的問題嗎?

SL:這個話題當然可以拿來討論很久,我決定寫一本小書的目的,是要讀者拿起來的時候,感覺舒服,他們可以隨時拿起來直接進入他們想知道的部分。很多人說他們沒時間讀書,我不想讓這種理由成為阻礙讀我這本小書的原因。

文:做律師和為企業演講是兩件非常不同的事情。一個是惜字如金,一個是要求分享。你怎麼會對後者有興趣?做律師是你自己的決定麼?

SL:對,是我的決定,但一開始沒有想過做傳媒,只是覺得自己要做一些事情能影響社會。我1994開始學習法律,那時候律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影響力比現在的要大,要權威,現在律師更多是從屬於行業,為行業內提供服務。現在的市場發生變化,教育更普及,也沒有從前所謂「專業」和「非專業」有那樣大的分別。這是一個好事情,說明大家都有相對公平的機會獲得知識。因為我很享受去分享我的觀點和經驗,所以才決定離開律師行業。

掌握時間就是認識自我

文:你常為全球500強企業演講,根據你的觀察,他們通常關心的問題是甚麼?

SL:我被問得最多的是如何面對工作中的「高原反應」。當你有一個想法,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你開始洩氣,你會想這可能不值得去做,你時間不夠,你沒有什麼資源等等,這個時刻要如何面對?我還遇到一位女性管理中層,她很想升職又不知道怎麼去做。這個和創作力關係不大,而是有關計劃並實踐的問題。

另外一個曾經被問到的問題我也覺得很有趣,就是如何樹立目標標準。比如說你的想法是研發一種新產品,那麼你怎樣為這個「新」樹立一個標準?又比如你要學彈鋼琴,那麼怎樣才是學會的標準呢?我的回答是,問問你自己為甚麼想實現這個想法?當你能夠回答了這個問題,就能比較容易制定你實現的標準。

文:你從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管理好時間的重要?

SL:從我非常小的時候。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我的父母非常嚴格,他們總對我說,你要先做完你的功課,同時我開始計算,做功課需要花多長時間,並且盡量安排好時間以便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我通常不會花超出估量範圍之外更長的時間,我會非常遵守時間的安排。

文:這說明你其實很早就對自我的認識和了解非常清楚。

SL:絕對是這樣。我對自我的了解很深,比如哪些是我的強項,哪些是我的弱項,我總在對自我進行評估,哪裡需要再努力,怎樣才能做得更好等。我也聽取別人的意見。

打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文:你從去年開始創辦了一個女性領袖培訓計劃,能說說發起這個計劃的原因和具體實踐麼?

SL:這個女性領袖培訓項目是一個逐步認識的結果。在我演講和教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到目前為止,在職業發展上女性對自己的職業期待和目標的實現之間仍然有一個很大的缺口,9成以上的高管還是男性,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玻璃天花板」。

外在的原因往往被強調得過度,比如說女性一旦有了子女後便難以集中精力工作,或者說女性做決定比較容易受情緒影響等等,但拋開這些偏見不說,我發現很多女性確實對人際關係上有些慣性思維令他們產生盲點。這些盲點包括女性在談話中,對信息的敏感性不強,她們較容易被私人性的部分吸引,而你很少會見到男性領導者,即便是在平時休閒的環境下,也不會交換對私人生活的理解,他們在一起就談生意,並從對方口中尋找更多的商機。

不是說生活不重要,而是成功的領導者其實是將生活和工作的界線模糊了。我曾經是個把私人時間和工作時間嚴格區分的人,後來發現出了問題。因為時間一久,你會發現這兩個時間老是在打架,你對工作的情緒變得消極和被動,也阻礙你在生活中保持開放心態。只有當這條界線變得模糊,你反而會對生活更好奇,甚至從生活中找尋靈感,機會也隨之而來。

我們這個計劃就是通過課程培訓,以分小組討論的形式,幫助年輕、優秀的女性理解商業管理中的一些所謂的「規則」以及各種與人、與工作的關係。

文:這樣一來,會不會令工作的時間變長而被人說成是工作狂?

SL:不會,正因為工作和生活的界線模糊,你能做的事情反而更多,享受生活的時間反而更長,你會發現自己總處在一個不斷學習的狀態裡。我從很小的時候,每年都會讓自己學3樣東西,有專業上的,也有個人興趣上的。比如,我學開摩托車、跳爵士舞、拳擊、企業管理,今年的任務是考取瑜伽老師的資格,學市場學,因為自己有了孩子,會開始學兒童心理學。但這些東西並不是玩玩而已,是需要時間練習和深入下去,比如我現在還在打拳擊和練鋼琴。當然我也會有疲憊的時候,那麼我會問自己為什麼感到疲憊,然後依次調整自己。

文:你喜歡打拳擊、騎摩托車這些運動,似乎你有男孩子性格?

SL:我有一段時間的狀態是非常女人的(笑),現在生了孩子以後,似乎男人的一面反而更加突現出來。比如我會更加堅強,做事情比以前更加專注。我現在每天早上起來,都會進行10分鐘的冥想活動,這個習慣很好的讓我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

相關新聞
Stefania Lucchetti實現理想的女性領袖 (2011-06-16) (圖)
對話Stefania Lucchetti (2011-06-16) (圖)
人物簡介: (2011-06-16) (圖)
關琦安 做21世紀交響樂團的亞裔女指揮家 (2011-06-16) (圖)
孫穗芳繼續祖父孫中山的事業 (2011-06-09) (圖)
「在路上」系列(一):周榕榕 在路上的存在感 (2011-06-09) (圖)
從美國唱到香港Kevin So (2011-06-02) (圖)
司徒元傑從藝術品感受人性 (2011-06-02) (圖)
二胡大師王國潼 民樂承傳的踐行者 (2011-05-26) (圖)
關麗珍 華裔市長以做中美橋樑為榮 (2011-05-26) (圖)
萬青屴 中國畫的情誼和情懷 (2011-05-19) (圖)
《春山圖》 (2011-05-19) (圖)
《秋山圖》 (2011-05-19) (圖)
《大嘴巴》 (2011-05-19) (圖)
《哪兒也不如井底好》 (2011-05-19) (圖)
個人簡歷: (2011-05-19) (圖)
大提琴家嘉貝蒂 家庭生活是我的主心骨 (2011-05-19) (圖)
混雜文化身份的受益者 (2011-05-12) (圖)
對話盛宗亮 (2011-05-12) (圖)
盛宗亮簡介: (2011-05-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