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屋宇署冀授權 入屋查僭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再次強調不能「特赦」僭建物。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嚴敏慧)香港紅磡馬頭圍道舊式唐樓上周發生大火,奪去4人的寶貴生命,再次敲響舊樓僭建及「𠐟房」的警號。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日表示,當局會四管齊下處理香港的違例建築,將以2,700萬元聘請顧問點算全港僭建物數目,又巡查全港4.1萬幢舊樓僭建物的清拆進度;明年初會提交修訂《建築物條例》,並以新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加強對「𠐟房」的監管;又計劃於今年10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建議賦權屋宇署人員在合理條件下,向法庭申請手令,進入有僭建物的單位巡查。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樓宇僭建物執法問題。有議員表示,「𠐟房」問題日趨普及和嚴重化,現時「𠐟房」已蔓延至美孚等非舊區,促請港府盡快取締。

「𠐟房」工程列入監管

 林鄭月娥在回應時坦言,「𠐟房」最常見危機為樓宇超負荷、漏水及消防安全等問題,但不宜一刀切取締「𠐟房」,否則草根階層將缺少市區的住屋選擇;當局應以規管模式處理有關問題,包括把「𠐟房」工程列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屋宇署署長區載佳解釋,日後「𠐟房」工程會分不同級別,例如第一級別均需由認可人士進行工程。

 目前,屋宇署要進入單位巡查違例建築經常遇到極大阻力。區載佳表示,最常遇到的問題包括單位沒有人應門,或直接被拒絕內進,雖然法例有賦予權力讓屋宇署強行入內巡查,但他指只適用於特定個案。

符兩條件才能「特赦」

 林鄭月娥亦稱,無論「𠐟房」或山頂豪宅僭建投訴,屋宇署人員均難以入屋,令執法行動增添阻力。她表示,當局10月會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建議屋宇署人員在合理條件下,可向法庭申請容許入屋巡查的手令。林鄭月娥回應立法會議員擔心有關權力過大時表示:「議員一邊要求加大執法力度,一邊卻不賦予權力並不合理。」

 就現存的僭建物問題,林鄭月娥再次強調不能作出「特赦」。她認為,若僭建物要獲得保留,必須符合「相當普及」及「有繼續使用的合理性」兩個條件,惟多數業主基於貪心而興建僭建物,「興建多一層,或把露台圍封,令自己有更多地方使用」,她形容此為一己私利,純粹為滿足個人慾望,是不能接納的原因。

逾5萬張清拆令未執行

 另外,屋宇署過去10年就僭建物發出約40萬張清拆令,至今卻有逾5萬張未有執行;過去6年警告通知則發出3.9萬張,但當中3.2萬張至今仍未獲業主處理,即82%違例建築仍繼續存在。林鄭月娥承認,現時清拆令執行不理想,外界近日建議增加罰款,加強阻嚇力,當局會作出研究。區載佳則稱,有業主收到清拆令後即時上訴,令當局未能作出檢控,而已檢控的個案,法庭卻考慮到業主的實際經濟情況,判處罰款的金額不太高,令清拆令阻嚇力不足。

相關新聞
猩紅熱變種發惡 10年來首殺港人 (圖)
疫情或蔓延 學校高風險
入血可致併發症 3至10歲高危 (圖)
香港近年猩紅熱個案宗數 (圖)
猩紅熱簡介
屋宇署冀授權 入屋查僭建 (圖)
建群街工廈塌簷 月內完成調查
下屬查署長僭建 執法不外判 (圖)
上層劏房落石屎 搜證吃閉門羹 (圖)
離島支持建跑道憂添嘈音 (圖)
床頭塌200磅吊櫃 公屋母女險壓扁 (圖)
放重物牆空心 隨時夢中挨砸
突遭拒保即還柙 Ba叔面色大變 (圖)
危險品櫃車翻側 沙田塞車半日 (圖)
今或掛3號波 明料狂風驟雨
萬寧喉片葉酸片含塑毒回收 (圖)
吞陳超常妻遺產 侄女須還4000萬
來論:替補機制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
梁家傑爭選特首 湯家驊嘲為私利 (圖)
澳洲記行:柏斯港口 古今交融迷倒煲呔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