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愈老愈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6-28]     我要評論

青 絲

 年長者教訓後輩,時常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以此顯示自己人生閱歷的豐富,加強自己話語的正確性和權威。但是,只要是稍微受過一點邏輯訓練的人,都會知道這句話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種話語的霸權,因為人生閱歷豐富與否,與話語的正確性及權威並無實質上的聯繫。

 換言之,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往往帶有時代的局限性,知識也不會隨著年齡而自動增長,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以及知識更新的速度。

 北宋年間,黃庭堅的岳父孫莘老喜歡讀書,他晚年眼睛不好,無法自己閱讀,就在下屬中挑選了兩個較為機靈且又識字的兵卒,再讓兒子孫端拿來《漢書》、《後漢書》、《左傳》等典籍,教兩個兵卒怎樣斷句。然後孫莘老就閉目端坐,由兩個兵卒在一旁輪流誦讀。每天讀完書後,賞賜兩個兵卒一些酒食。兵卒也很高興,認為自己是兼了一份美差。

 孫莘老深知,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增進新知,才能在認識和思想上獲得提高。因此,他在心有餘而力不逮的情況下,依然把讀書作為一種陶冶身心、增添生活情趣的事情來做,可謂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型。

 晚明傑出的思想家李贄曾以曹操為例子,強調愈老愈學的重要性。他在《讀書樂.序》中曰:「曹公云:『老而能學,惟余與袁伯業。』」誇讚曹操雖然處在一個天下四分五裂的時代,一生戎馬倥傯,依然沒有忘記讀書,且至老不倦。與之相比,李贄自認不過是一個清閒無事的老頭,加上上天對己不薄,雖然年近古稀,但眼睛還很好使,看書中的小字還很清晰,手也不抖,書寫小字一點問題也沒有。而且自己天生一份好性情,平生不喜與俗人往來,也沒有太多的親情眷戀,從而避免了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與人周旋交際,能夠心靜而專注地讀書。

 李贄說,最幸運的是,上天賜予了我一份好的理解能力,一打開書就能看透作者論述的核心部分。而古今的讀書人,看書通常只看到表面,能夠看到筋骨就已經算是很好的了,雖然有人自稱已經洞察五臟,實際上還沒看到筋骨。可是我一眼就能看透書中梗概,此乃天幸之一。另外上天還賜給我一個好膽子,敢於懷疑古人推崇的聖賢,認為其中多為虛假迂腐之輩;古人所鄙棄唾罵的,我則認為大多是國家的棟樑之材。我的大膽,使我有著自己的價值體系,是非觀與昔人截然相反,此乃天幸之二。正是因為有這些上天賜予的稟賦,我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老而好學。

 李贄的愈老愈學,源於一種不斷完善自我的人生態度。因為「活到老、學到老」倡導的不止是勤勉不懈的學習精神,更是一種人生的充實和豐富。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歷久彌新的《十老詩選》 (2011-06-28) (圖)
古典瞬間:愈老愈學 (2011-06-28)
亦有可聞:「詩禮菜」 (2011-06-28) (圖)
開卷有益:亂世真君子 (2011-06-28) (圖)
歷史與空間:淺論曹聚仁及其國學研究 (2011-06-25) (圖)
豆棚閒話:身邊人 (2011-06-25)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6-25)
文化觀察:一個好男人的必修課 (2011-06-25) (圖)
歷史與空間:宰相肚裡難撐船 (2011-06-22) (圖)
古今講台:買單.搞定 (2011-06-22)
古典瞬間:歐陽修的治學之道 (2011-06-22) (圖)
人文世相:「衛星」的謊言是怎樣吹上天的 (2011-06-22) (圖)
詩情畫意:辛亥革命百年祭 (2011-06-22)
詩情畫意:參觀孫中山紀念館 (2011-06-22)
歷史與空間:似奸惡,實黨爭 (2011-06-21) (圖)
亦有可聞:蘇軾與挫折教育 (2011-06-21) (圖)
豆棚閒話:小議「明明德」 (2011-06-21)
詞話詩說:懶音哥 (2011-06-21)
歷史與空間:唐文治和無錫國學專修學校 (2011-06-18) (圖)
心靈驛站:美好的秘密是一個人的熏香 (2011-06-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