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絲
年長者教訓後輩,時常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以此顯示自己人生閱歷的豐富,加強自己話語的正確性和權威。但是,只要是稍微受過一點邏輯訓練的人,都會知道這句話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種話語的霸權,因為人生閱歷豐富與否,與話語的正確性及權威並無實質上的聯繫。
換言之,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往往帶有時代的局限性,知識也不會隨著年齡而自動增長,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以及知識更新的速度。
北宋年間,黃庭堅的岳父孫莘老喜歡讀書,他晚年眼睛不好,無法自己閱讀,就在下屬中挑選了兩個較為機靈且又識字的兵卒,再讓兒子孫端拿來《漢書》、《後漢書》、《左傳》等典籍,教兩個兵卒怎樣斷句。然後孫莘老就閉目端坐,由兩個兵卒在一旁輪流誦讀。每天讀完書後,賞賜兩個兵卒一些酒食。兵卒也很高興,認為自己是兼了一份美差。
孫莘老深知,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增進新知,才能在認識和思想上獲得提高。因此,他在心有餘而力不逮的情況下,依然把讀書作為一種陶冶身心、增添生活情趣的事情來做,可謂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型。
晚明傑出的思想家李贄曾以曹操為例子,強調愈老愈學的重要性。他在《讀書樂.序》中曰:「曹公云:『老而能學,惟余與袁伯業。』」誇讚曹操雖然處在一個天下四分五裂的時代,一生戎馬倥傯,依然沒有忘記讀書,且至老不倦。與之相比,李贄自認不過是一個清閒無事的老頭,加上上天對己不薄,雖然年近古稀,但眼睛還很好使,看書中的小字還很清晰,手也不抖,書寫小字一點問題也沒有。而且自己天生一份好性情,平生不喜與俗人往來,也沒有太多的親情眷戀,從而避免了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與人周旋交際,能夠心靜而專注地讀書。
李贄說,最幸運的是,上天賜予了我一份好的理解能力,一打開書就能看透作者論述的核心部分。而古今的讀書人,看書通常只看到表面,能夠看到筋骨就已經算是很好的了,雖然有人自稱已經洞察五臟,實際上還沒看到筋骨。可是我一眼就能看透書中梗概,此乃天幸之一。另外上天還賜給我一個好膽子,敢於懷疑古人推崇的聖賢,認為其中多為虛假迂腐之輩;古人所鄙棄唾罵的,我則認為大多是國家的棟樑之材。我的大膽,使我有著自己的價值體系,是非觀與昔人截然相反,此乃天幸之二。正是因為有這些上天賜予的稟賦,我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老而好學。
李贄的愈老愈學,源於一種不斷完善自我的人生態度。因為「活到老、學到老」倡導的不止是勤勉不懈的學習精神,更是一種人生的充實和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