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日本女足歷史性地奪得女子世界盃的金牌,固然不僅只限於日本國民高興雀躍,對亞洲的女性運動員來說,自然而然也是一大鼓舞。今次日本女足備受傳媒關注,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和成員之一的丸山桂里奈是日本東京電力的前職員有密切關連,身在福島核電站負責搶修的舊同事,也直言從她身上得到激勵振奮,那確屬令人感動的新聞。
不過先撇開政治性的元素不談,還是回歸運動範疇去說解吧。我很欣賞日足教父川淵三郎的足球哲學:如果金牌不能讓更多人參與體育運動,金牌又有何意義?我們身處的現實環境,由衷而言不分中外國家,大部分於體育上的政策均奉行金牌哲學——即使連不過為彈丸之地的香港,所謂的「精英運動員」計劃其實便是不折不扣的金牌政策的包裝演繹。我明白一切資源有限,但在決定資助的優先次序的考慮上,是否能推動全民運動的風氣,以及可否帶來正面及快樂的觀賞性運動(spectator sports)風氣,那才屬更加關鍵的要旨。
日本女足的揚威,教我想起數月前在電視上看瑞士女排精英賽決賽的情景。今次女足奪冠,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得到幸運之神襄助,上半場美國連番的中楣中柱,確實令日本逃過多劫。與此同時,女排在決賽和古巴對決,同樣居於下風,第一局甚至被遠遠拋離。但日本的女足及女排,均演繹出驚人的打不死拚勁——女足在一次又一次落後的劣勢中守至射十二碼取勝;女排在古巴的連番重扣下,一次又一次施展水躍撲地救球,即使成功的機會接近零也不吝嗇盡力一試。坦白而言,我一邊觀看,一邊也不斷為她們打氣加油。更重要的,希望運動的觀眾應該也可看得出日本隊就自身的缺點所作的針對性訓練及部署——女足的入球肯定屬本屆各隊中變化幅度及難度分最高的一隊,而女排專心鑽研的擊手出界扣球法亦已臻化境,以上這一切一切都是她們艱苦努力後應得的回報。
那一朵玫瑰,委實綻放得美麗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