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政經多面體:炒賣iBond有違抗通脹原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02]     我要評論

曾淵滄 博士

 為了協助市民對抗通脹,香港特區政府發行了100億元的iBond。這種iBond是一種債券,利息與通脹掛u,通脹高、利息高;通脹低、利息低。海外早已有類似的產品,香港則是第一次。因利息即收益與通脹掛u,的確是一種不錯的對抗通脹的工具,對那些擔心錢存在銀行、利息收入跑輸通脹的人而言是好事。

發行前反應冷淡

 可是,這次iBond發行,申請者並不踴躍,全港僅15萬人申請,申請額也僅130億元。為甚麼只有15萬人申請?原因有多個,其中之一是多家傳媒在申請期故意唱淡,多位財經分析員也唱淡,說甚麼「買人民幣好過買iBond」之類的話。可是,當iBond正式上市,二手市價比申請價高6.7%時,回報真不錯,同一批分析員又向傳媒透露他們大手申請。申請不踴躍的第二個原因是,不少人以為100億元的iBond將會出現搶購現象,與熱門新股一樣的搶購現象,最後申請的分配比率很低,政府發言人也說甚麼盡可能保障每人一手,即1萬元的分配,若是100萬人申請,一人一手,剛好100億元。若一人只分一手,一年賺數百元的利息,對不少人而言只是很小的數字,因此也不申請。後來,當申請截止,公佈僅15萬人申請,申請超額僅0.3倍,不少沒申請者後悔了。第三個不申請的原因是,今日通脹率創高,但是仍有不少人認為自己的投資回報率會跑贏通脹,不需要買iBond來對抗通脹。這是危險的,投資這個遊戲,從來是輸錢者多,賺錢者少,不少市民因貪變貧,一心想跑贏通脹,最後倒虧了。

 iBond正式上市後,面值100元的iBond可以在二手市場賣106.7元,反應很好,機構投資者爭著買。為甚麼爭著買?因為他們的確認為與通脹掛u的回報率是很吸引的回報,這遠比目前外資基金發行的票據的利率高許多,因此願意付更多的錢來買。

不該讓大戶在二手市場炒作

 iBond上市僅僅第一天,成交已達1.5億元,這說明不少散戶,申請iBond也不是為了對抗通脹,而是炒作。上市第一天就賣掉,賺了6.7%的回報,是很不錯的投機。從這個角度來看,完全失去了政府協助市民對抗通脹的目的。以106.7元的二手價計算,政府發行的100億元iBond的市價是106.7億元,換言之,是政府虧損了6.7億元,政府付出6.7億元而沒有得到掌聲,推出時還換來冷言冷語,許多知名的分析員、經濟家都不看好。我認為政府若想協助市民對抗通脹,不該允許機構投資者在二手市場購買。若政府發行iBond只是想推動債券市場的買賣,發行價應該按拍賣或投標的方式來決定。

相關新聞
廿四味:反對派爭選特首玄機何在? (2011-08-02)
完善遞補方案 維護香港穩定 (2011-08-02)
美債之爭背後的政治博弈 (2011-08-02)
政經多面體:炒賣iBond有違抗通脹原意 (2011-08-02)
田園快語:徹查真相急補牢 高鐵安全須第一 (2011-08-02)
指點江山:公民黨助外傭爭居港權靠害港人 (2011-08-01)
廿四味:李怡又在幸災樂禍 (2011-08-01)
理性看待國民教育 (2011-08-01)
習近平晤訪京團談香港 (2011-08-01)
西方走廊:美國欲借評級置歐元於死地 (2011-08-01)
政經人語:反對派「選特首」 鐵頭仁迫走大狀黨 (2011-07-30)
世紀風雲:新聞集團醜聞帶來的民主社會深層課題 (2011-07-30)
李慧k:民建聯第一批年輕專業議員 (2011-07-30)
公民黨打爛外傭飯碗 (2011-07-30)
公民黨的「港獨」幽靈 (2011-07-30)
發展高端製造業要循序漸進 (2011-07-30)
來論:詆毀抱病的溫總理於心何忍?居心何在? (2011-07-30)
縱論香港:對反對派的三線選戰部署不能掉以輕心 (2011-07-29)
廿四味:公民黨作賊心虛 (2011-07-29)
堵塞補選漏洞 阻遏「公投」禍港 (2011-07-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