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伊蘭孛」——中國滿語「活化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三家子」滿族村的學生在上課。 網上圖片

李巨炎(滿族)齊齊哈爾人民廣播電台高級記者

 中國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有一個滿族聚居並仍能講滿語的村落,漢語稱為「三家子」,滿語譯為「伊蘭孛」。這個滿族聚居的村落現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民族鄉,距齊齊哈爾市九十五里,舊名「上三家子」。

 距今三百多年前,即清朝康熙年間,黑龍江八旗兵計、陶、孟三家建立了這個滿族聚居的村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著名滿學家金啟孮先生專程從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來到「三家子」村考察時,「三家子」村的滿族老人們向他講述了「三家子」村滿族的來源:「三家子」村的滿族原來居住在吉林,據傳都是從長白山遷來的。康熙初年,沙皇俄國入侵我國黑龍江一帶,康熙皇帝命寧古塔副都統薩布素於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率水師由松花江上溯進討,沙俄侵略者才從呼瑪爾退守雅克薩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清國界,薩布素升為黑龍江將軍,於是將從征的八旗兵與家屬移駐璦琿、墨爾根和齊齊哈爾三處黑龍江重鎮。當時,黑龍江一帶地曠人稀,允許八旗兵與家屬選擇水土豐腴的地方自由居住,但不能離開所駐重鎮一百里以外。這時駐齊齊哈爾的八旗兵計、陶、孟三家就選擇了距齊齊哈爾九十五里,臨近嫩江江套的地方定居下來,因為只有三家,滿語稱這三家八旗兵住的地方叫做「伊蘭孛」,翻譯成漢語就成了「三家子」。

 距今三百多年前的「三家子」村落的滿族都是跟隨薩布素將軍抗擊沙俄侵略者,從長白山一帶調來的八旗水師兵,主要任務就是保衛祖國邊疆。「三家子」村落最初只有八旗兵計、陶、孟三姓,以後又有關、吳、富、趙、白等姓滿族陸續遷入此屯居住,人口繁衍,遂成屯落。

 正因為「三家子」滿族村是目前中國唯一保留滿語的村落, 所以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為中國唯一的滿語「活化石」。「三家子」 滿族村不僅成為滿語研究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研究通古斯語系——滿語支諸語言的理想場所,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滿語研究專家、滿族人士紛紛前來「三家子」滿族村考察、研究、觀光。

 金啟孮先生在《滿族的歷史與生活——三家子屯調查報告》一書中記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三家子」村使用滿語的情況:「三家子」全屯八十戶滿族幾乎全能說滿語,全屯能說滿語的大約有下列三種類型: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滿語講得好,但漢語較笨,有人有時還聽不懂漢語;二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中年人,滿語、漢語都熟練、在家中基本上多用滿語講話;二十歲以下的人,包括兒童,漢語比滿語好,十幾歲的少年在家說滿語的,約佔全屯的三分之一,至於兒童特別是三四歲的兒童只能聽懂滿語,卻不能說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滿語仍是「三家子」村滿族之間語言交流的主要工具。齊齊哈爾市一位記者記述了「三家子」村當時使用滿語的情況:「目前,村裡五十歲以上的滿族老人,都會講流利的滿語。四十歲左右的滿語人,對滿漢語言都比較熟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說滿語不夠熟練,說漢語熟練。」

 專家經過研究,認為「三家子」村長期保持說滿語的原因有二:一是「三家子」村是滿族居住集中的村落,滿族之間互相通婚;二是「三家子」村地處偏僻,交通不方便,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之前,一直沒有外族遷入,受外族影響較少、較遲。由於上述原因,三百多年來,「三家子」村的滿族才能一直保持著本民族的語言。

 大約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主要是由於「三家子」村精通滿語的老人陸續謝世,以及滿族與漢族、達斡爾族通婚日趨增多等原因,導致使用滿語較以往已大大衰退,「三家子」村能說滿語的滿族在大量地遞減,僅有部分滿族老人之間能夠較好地用滿語進行交流,「三家子」村滿語呈現出明顯的衰落趨勢。

 二十一世紀初,「三家子」村滿語衰落趨勢明顯加速,面臨瀕危狀態。一位記者在《哈爾濱日報》上撰文指出:「2002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全村能夠非常流利地說滿語的僅有3人,佔戶籍總人數的0.29%,能聽懂並說大部分滿語的有15人,佔總人數的1.45%。而這些滿語掌握程度較好的人中,絕大多數在50至70歲之間,最高的達到86歲。從近幾年的跟蹤調查情況看,老人們的滿語會話能力在逐漸退化,現在已經沒有人能用滿語講述民間故事、傳說,相互間用滿語對話內容也很有限,只能說些簡短的日常生活用語。」

 筆者與「三家子」滿族村滿族同胞結下了深厚情誼。自1985年至今計二十餘年的時間裡,先後十餘次赴「三家子」滿族村考察。筆者第一次赴「三家子」村,是在1985年1月,時值寒風凜冽,大雪紛飛。此後筆者以滿語愛好者身份去「三家子」滿族村向滿族老人請教滿語;以記者身份與同事去「三家子」滿族村採訪文明村建設情況;以滿族人身份與部分齊齊哈爾市滿族縣處級領導同志去「三家子」滿族村慰問、聯誼;以市政協委員身份就農村教育問題去「三家子」滿族村搞調研。近年,筆者又先後陪同著名滿學家、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滿族研究》主編張佳生與夫人,著名滿族社會活動家、成都滿蒙人民學習委員會主任趙爾勁與夫人等到「三家子」滿族村考察、拜訪滿族老人。

 與此同時,筆者也深切地感受到「三家子」滿族村使用滿語的確在以驚人的速度衰退。2006年5月,「三家子」滿族村黨支部書記盧宏強在接受筆者電話採訪時,介紹了「三家子」滿族村滿族現狀及滿語使用現狀:「三家子」村現有村民310戶,1072人,其中有滿族643人,以奶牛業和水稻種植業為生,「三家子」滿族村滿族不同程度地懂滿語的有100多人,目前能較好地用滿語對話的僅有孟淑靜(女 81歲)、趙鳳蘭(女 81歲)、何雲(女 77歲)、陶雲慶(男 77歲)、孟憲孝(男 74歲)、計金祿(男 61歲)等6位滿族老人。」

 為了保護、搶救瀕臨失傳的「三家子」村滿語,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和滿語專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已投資建設了黑龍江省乃至全國第一所滿語學校——「三家子」滿族村滿語學校,並由兩位滿語老師講授滿語課。

 我們深信,「伊蘭孛」——中國滿語「活化石」,一定會為中國滿語的研究、傳承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伊蘭孛」——中國滿語「活化石」 (2011-08-03) (圖)
古今講台:女媧.伏羲.人類 (2011-08-03)
來鴻:「矢村警長」,走好! (2011-08-03) (圖)
亦有可聞: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2011-08-03) (圖)
詩情畫意: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2011-08-03)
歷史與空間:藝賣帝王家 (2011-08-02) (圖)
古典瞬間:食古不化 (2011-08-02) (圖)
心靈驛站:宛如接住一片雨聲 (2011-08-02) (圖)
詞話詩說:CHOK (2011-08-02)
歷史與空間:「湯沈之爭」與清中葉崑劇的衰落 (2011-07-30) (圖)
遊蹤:漫步鹿兒島 (2011-07-30) (圖)
文化觀察:「日本張愛玲」的愛情物證 (2011-07-30) (圖)
文化觀察:說扇 (2011-07-30) (圖)
歷史與空間:抄襲是見不得人之事 (2011-07-27) (圖)
古今講台:盤古不斷變化 (2011-07-27)
人文世相:相 親 (2011-07-27)
開卷有益:關愛自然,保護地球 (2011-07-27) (圖)
遊蹤:在林中 (2011-07-27) (圖)
歷史與空間:李隆基的「經典之戀」 (2011-07-26) (圖)
人文世相:絆倒兩次 (2011-07-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