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遊蹤:在林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7-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薤山風光。 網上圖片

蒲繼剛

 鳥兒激越的鳴叫,喚醒了天邊的晨曦,天漸漸變亮了。這是在林中,在七月的山林中,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清新的野花、野果氣息。我所在的工廠讓一批先進員工到襄陽市下屬的谷城縣薤山修養四天,我也混入其中,到了薤山。

 薤山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城西南35公里處,是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旅遊度假區。薤山是巫山、大巴山的餘脈,是傳說中神農嘗百草、種植五穀的地方,那裡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2℃,夏季平均氣溫也只有22℃,自古就享有「中國南避暑山莊」的美譽,是比較有名的避暑勝地。

 我們60多人住在「薤山度假村」,這個度假村建在半山腰,走出門口,就是森林,推開窗戶,就能望見遠處含黛的青山,逶迤而行的漢江。來修養的職工,大多數是工人,他們平時太辛苦了,還掙不了多少錢,這也是一次難得的休閒機會。來到這裡,他們有的唱歌、喝酒;有的打麻將、「鬥地主」(中國內地流行的一種撲克賭博遊戲);或是看書、看電視、聊天。隨著歲數的增大,我越來越覺得百姓需要娛樂,需要休息,尤其是辛勤勞作的下層百姓,有時候甚至覺得他們應該在匆忙的生命節奏中停下來無所事事。站在這森林中,不知怎的,就會想起我小時候,想起父母那一代人,他們簡直太辛苦了。他們沒有娛樂,沒有真正的放鬆、休憩,只是掙一點點錢,吃飯、穿衣、睡覺,養家餬口。在文革中,他們不光要鬥私批修,又還要「抓革命、促生產」。好多次,父親大年三十、初一還要加班,但又產生不了多少經濟效益,而只是為了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

 陽光灑下來,灑進森林。七月的山林中,各種野花、野果都在拚命地生長,山核桃、野板栗、野獼猴桃都掛滿了枝頭,鳥兒也在急促地鳴叫,似乎在催促這些果實快快長呀長,好趕在秋天裡成熟,變得金黃而美味。我對喝酒、打麻將都沒興趣,就邀了幾個人,一起到森林中去閒逛。

森林中有太多的驚喜,太多的秘密。小時候,我們身邊是有很多森林的,但現在這些森林都在「經濟增長」中消失了。森林中有野果、有蘑菇,有鳥兒,有野獸;更重要的是森林中能找到美國作家、哲學家亨利.戴維.梭羅描寫的情景與他那樣的思緒。梭羅在森林中能自己建起小木屋,小木屋邊上有清澈透明的湖。梭羅可以在森林的湖邊測量樹的大小,池塘與河流的深度、長度,山的高度,或是什麼也不做;他可以躺在湖面上,或是躲在小木屋,憑窗眺望,或者沉思,或者不沉思,或者什麼也不想,就這樣看藍天白雲,無所事事……這裡的森林保護得較好,但這裡卻離梭羅的森林,梭羅的瓦爾登湖很遠、很遠。想像一下,我能在這裡建起小木屋嗎?我能在溪流裡游泳、垂釣嗎?游泳、垂釣可能還行,膽敢自己建小木屋,「有關人員」,比如城管,不把我打得屁滾尿流……

 在薤山,我們還看到了李宗仁、賀龍等過去的大人物的故居。這裡綿延的群山,險峻的地勢,茂密的森林,為他們在其間隱藏、休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起登山的同伴說:「這些偉人、英雄真了不起。但現在卻出不了偉人和英雄。」我沒說什麼,心裡卻想:一個正常的、百姓生活富足、愜意的年代,是不需要英雄,更不需要偉人的。需要英雄,需要偉人的年代不是充滿了黑暗,就是充滿了無恥。我們不需要崇拜偉人、英雄,更不需要跪拜他人!在一個正常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亨利.戴維.梭羅,需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們會撫慰我們身心疲憊的心靈,讓我們懂得生命的質量與大自然的美麗,引導我們走向美好的境界。

 林中如此美好、愜意,但這樣的日子卻是短暫的。今天,在這浮躁而短視的社會裡,我們是如此急切地需要森林,需要在森林中漫步與沉思。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我本來只有耳朵,現在卻有了聽覺;以前只有眼睛;現在卻有了視力;我只活了若干年,而現在每一剎那都在生活;以前只知道學問,現在卻能辨別真理。」這都是在森林中,在森林中的湖邊帶給梭羅的靈感與思考。而現在,我們的森林和湖泊卻在一點點消失。沒有了森林和湖泊,我們還能正常思考麼?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抄襲是見不得人之事 (2011-07-27) (圖)
古今講台:盤古不斷變化 (2011-07-27)
人文世相:相 親 (2011-07-27)
開卷有益:關愛自然,保護地球 (2011-07-27) (圖)
遊蹤:在林中 (2011-07-27) (圖)
歷史與空間:李隆基的「經典之戀」 (2011-07-26) (圖)
人文世相:絆倒兩次 (2011-07-26) (圖)
亦有可聞:有選擇的閱讀 (2011-07-26) (圖)
豆棚閒話:避免大面積淪陷 (2011-07-26)
歷史與空間:造神─以城隍神為例說明 (2011-07-23) (圖)
生活點滴:似乎回到故鄉小河 (2011-07-23)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7-23) (圖)
文化觀察:概念中的「衝突」 (2011-07-23)
歷史與空間:緬懷法海奇葩——弘一大師 (2011-07-20)
來鴻:中國優美深邃的荷文化 (2011-07-20)
古今講台:想起盤古氏 (2011-07-20)
心靈驛站:那些又痛又暖的往事 (2011-07-20) (圖)
人文世相:阿米甚人 (2011-07-20)
歷史與空間:非禽非獸真禽獸 (2011-07-19) (圖)
豆棚閒話:「未察虛實」 (2011-07-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