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戰事拖延近半年終有突破性進展,法國總統薩科齊是大贏家。年初,利比亞局勢突變,法國率先承認反對派為合法政權;聯合國通過禁飛區決議後數小時,法國戰機搶先開火,難怪的黎波里民眾也不忘點名感謝薩科齊打救。政治豪賭終得回報,薩科齊急不及待以東道主自居,廣邀「各路英雄」會師巴黎開會,企圖爭取利比亞重建的話事權,借此在國內外一鋪翻身。
卡扎菲與薩科齊曾在2007年互訪,但「老朋友」忽然帶頭變臉,落難的卡扎菲將矛頭直指對方,狠批法國助紂為虐,為討好選民支持北約「亂炸」。推翻卡扎菲雖不及美軍殺死「基地」領袖拉登般震撼,但法國民眾亦普遍認同薩科齊「身先士卒」,應記一功,至少能挾「軍功」贏得短暫民望回升,為明年總統大選造勢。
德法之爭亦引人矚目。法國狂炸利比亞同時,德國卻大唱反調,不參與軍事行動。如今卡扎菲大勢已去,德國外長方表明有意在重建利比亞「擔當重要角色」,意圖打破薩科齊的如意算盤。德法早在歐債問題交惡,今次事件難免令兩國「牙齒印」更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總裁卡恩前日剛巧從性侵案脫身,勢將回歸法國政壇,為總統大選帶來變數,相信會引發一番龍爭虎鬥。 ■曾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