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
新學年開始,大批需要跨境上學的年幼學生,因政府限發跨境學童「禁區紙」,無法在羅湖道禁區乘坐保母車上學,需被迫與其他成年乘客一同擠港鐵到北區再轉車返校,既折騰了小朋友,更大增意外危險,實在殊不理想。我認為政府要擺脫官僚思維,要從「如何便利跨境學童」的大前提出發,盡量提供方便才是。
事實上,我早於今年五月三十日,便以「便利跨境學童上學刻不容緩」為題,在本欄表示收緊簽發禁區通行證予部分小學生的做法有商榷餘地,尤其是要只有十歲左右的小四學生自行乘車返學,也要求政府必須正視問題和設法解決。
限發「禁區紙」令學生家長不便
可惜的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政府只是一味官僚行事,但求行政方便,卻不理學童和家長的困境,一聲滿額就收緊簽發「禁區紙」,大有一派「擠列車上學與我無尤」的作風。故到了開學日,我們見到的是許多拿不到「禁區紙」的小四學生,和一批來不及申請「禁區紙」的幼稚園生,統統要隨著過境人流乘坐列車跨境來上學。雖然開學當天,部分學童有家長陪同,但正如這些家長所言,只因是開學日,才特意請假陪同,日後未必可以每天陪子女上學。
同樣對待跨境學童,那邊廂深圳卻做足功夫,如羅湖邊檢站就專門劃定了一塊地方為「學生專用區域」,並安排女民警協助引導過關,文錦渡口岸亦加派警力,防止學童如廁後「搭錯」校車或走失等,深圳的做法,令人感到誰才是以民為本,愛民如子,也反襯了港方的官僚。
其實,跨境學童問題並非始於今天,但香港特區政府卻一直無提出善策應對。據政府數字,預期本學年跨境學童將突破一萬人大關,而更重要的是,今年幼稚園學童申請「禁區紙」數目,較去年大增四成,而在整體已發的「禁區紙」數目中,幼稚園學童所佔比例更接近六成。這顯示幼稚園生越來越多來港升學,若未來「禁區紙」數目不能增加,則下一波被擠出領「禁區紙」行列的小學生,可能會由今年的小四降至小三,甚或小二了。
我相信要改善問題必須多管齊下,中長線既要設法擴闊羅湖道,讓更多跨境學童可在該處乘校車返校,減低舟車勞頓的時間,而短線則要想多些紓緩方案,如調配警力,或聘用保安等,沿途看護跨境學童集體乘坐列車,且最好與港鐵商討提供專列列車,予跨境學童,由羅湖一直護送他們到北區的列車車站下車,再轉乘校巴或巴士上學,以減低年幼學童跨境上學的不便和發生意外的機會。
我認為隨著兩地日趨融合,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數目日多,未來跨境學童的問題勢將越來越嚴重,特區政府絕不能再坐視不理。不能只是一句「羅湖道無擴建空間」便可以置身事外,而是必須早作籌劃,以便能一起減低對本港公共資源的需求。其中一個可能的做法是,當局可將投放在跨境學童在港上學的資源,改為在內地開辦向港人子女提供免費港式教育。我相信若能成事,必可減少年幼學童跨境上學之苦,或可為本港的教育產業提供一個北上發展的機會也說不定。我想只要兩地官員,多以開創角度解決問題,以跨境學童的利益出發,任何技術問題也不是不可解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