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體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是否削減一些綜合性賽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溫州隊球員李靜(上)在比賽中扣球。溫州以3比2戰勝德陽隊,獲得冠軍。 新華社

 我國的綜合性賽會,屈指算來不下十來個,以4年為一個周期,差不多平均每年就有三四個,算得上是舉辦綜合性賽會最頻繁的國家,這樣的局面是否應當改革?

 或許每個運動會都有其成立之初的理由。但是,這些形形色色的綜合運動會,從舉辦、組團、建隊,不知要延誤多少工時、農時、學時,不知要花掉多少錢、投入多少人?

 從現在公佈的數字來看,辦一場綜合運動會少的也要數千萬元,動輒上億元。如果加上場館、市政等建設項目,投入就更為驚人。

與創辦時的初衷相差甚遠

 即使我們不算經濟賬,如果這些綜合性賽會花得值也罷了。但現實是,許多運動會一直被諸如運動員的身份或年齡造假等問題所困擾,一些運動員成了運動會上的常客,一會兒代表農民參加農運會,一會兒又成了大學生參加了大運會,有的還參加城運會、全運會。這與創辦這些運動會的初衷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更可怕的是,這種綜合性賽會大有上行下效趨勢—你全國有,省級部門也迅速跟進。

 某省一位體育官員曾半是訴苦、半是抱怨地告訴記者,他一年忙到頭,全國的比賽忙完了,還要忙省裡的。他自認為,一大半都是「瞎忙」,沒太大價值。值得深思的是,有相同看法的人不在少數。

 從歷史上看,我國體育體制曾沿用蘇聯等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模式,綜合性全國運動會也是如此。隨著時代變革,我國體育管理體制改革也不斷與時俱進,但對舉辦綜合性賽會的做法不僅沒有太多改革,甚至還有所「發明」。人家過去有的,我們一個不少;人家沒有的,我們卻增加了。

 現在,全國每年都要舉行一屆以提高競技水準為目的的單項錦標賽,也有走向市場化的職業聯賽,旨在推動全民健身的體育活動也越來越多,再搞那麼多綜合運動會,是不是有些重複、多餘和浪費?  ■新華社記者梁希儀、王昊飛

相關新聞
女乒世界盃決賽 丁寧力克李曉霞首登后座 (圖)
中超成都 深圳降級 (圖)
大連授安貞煥終身榮譽球員 (圖)
中國女排結束世界盃強化訓練 (圖)
林丹傷退 國羽穩奪兩冠 (圖)
中國網球大獎賽:張擇段瑩瑩獲男女單冠軍 (圖)
晨曦挫大埔先拔頭籌 (圖)
高梵當選體記協會 「9月最有價值球員」 (圖)
歐洲戰報:美斯大演「帽子戲法」 (圖)
吳家鋒方綺蓓 膺田聯總決賽百米飛人
香港包攬滑浪風帆賽男女子冠軍 (圖)
中國全國性運動會何其多 (圖)
是否削減一些綜合性賽會? (圖)
急功近利 困擾排球後備人才培養 (圖)
城運會尚缺「金字招牌」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體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