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寫意空間》的懷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1-29]     我要評論

陳智德

 看過《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電影之後,加上準備香港文學教材的需要,我到圖書館重看了多齣改編或介紹香港文學的電視作品,包括八十年代的兩輯《小說家族》和一九九七至二○○三年的四輯《寫意空間》。我相信關心香港文學的讀者都會記得以上的電視作品,除了推廣文學的作用,個別作品因導演的功力更達致一定的藝術水平,很令人懷念。

 一九九七至二○○三年的四輯《寫意空間》由於具延續性,並能與當時頗為熱鬧的本地文學環境呼應,在一般觀眾和學界都達致較佳的推廣效果,但十分可惜的是,四輯之後就停頓下來,由二○○三年至今八年,港台再沒有拍攝這系列的電視作品,早前所達致的推廣本地文學的功效也因斷裂而浪費。近月看到台灣方面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電影,更讓我不斷想及,香港也有製作文學影視作品的歷史和經驗,卻沒有充分發揮。

「斷裂」似乎也是香港文學長年面對的問題,一份文學雜誌創刊,或一家出版社推出一系列文學書籍,引發一陣的關注和討論,兩三年後雜誌停刊、出版社停頓,之前的一切好像從沒有發生,然後另一本雜誌出現、另一家出版社出版另一系列的書,重複相近的話題和現象,直至他們又結束,香港文學永遠都處於「推廣」的階段和狀態中。

文學需要空間,無論對於創作或閱讀來說都是如此,愈深入的創作和閱讀,所需空間也愈多。可能,香港式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正是空間的冷血殺手,我們無論怎樣冷靜面對生活,盡力抽出時間給文學,也難敵外在世界的殘酷殺傷力,其實不可能有創作和閱讀心目中的文學所需的空間,香港文學的斷裂,有部分大概也是缺乏空間的所造成。

相關新聞
百家廊:記住一個村莊的名字 (2011-11-29)
翠袖乾坤:以「機」閱人 (2011-11-29)
海闊天空:圓光寺水琴窟 (2011-11-29)
琴台客聚:方言與寫作 (2011-11-29) (圖)
生活語絲:再為作家「醫病」 (2011-11-29)
思旋天地:年宵攤位 (2011-11-29)
詩幻留形:《寫意空間》的懷念 (2011-11-29)
百家廊:葛蘭 (2011-11-28)
翠袖乾坤:周末城市溫情 (2011-11-28)
跳出框框:張愛玲的蘭心 (2011-11-28)
琴台客聚:龜苓膏可解何毒? (2011-11-28)
杜亦有道:漏網之魚 (2011-11-28)
思旋天地:感恩之心 (2011-11-28)
網人網事:不愛要怎麼說出口 (2011-11-28)
百家廊:紅燭高照綠楊橋 (2011-11-25) (圖)
翠袖乾坤:深入不毛 (2011-11-25)
古今談:喬布斯是出色的創新家 (2011-11-25)
琴台客聚:新詩的「形聲」 (2011-11-25)
生活語絲:中大化工年會 (2011-11-25)
一網打盡:再培訓王國 (2011-11-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