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原來活在吃人的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亞馬遜河的社群有「吞吃」木乃伊的儀式。

 人吃人是最近的熱門話題,電視劇《天與地》的人吃人情節引起人們的議論,畢竟這議題對現代人來說,未免太荒誕殘酷了,所以一直以來甚少人會主動接觸及討論。事實上,人們試圖透過不同的方法將吃人情節公諸於世,引發觀眾思考這個一直存在但卻不敢面對的事實。電影《食人狂魔》(Cannibal: The Musical)是根據1874年的真實事件拍攝而成,講述美國探礦家為了自衛把同伴吃掉,電影風靡一時。人吃人或許是因為人身陷險境而作出的「本能反應」,但在歷史上,人吃人更多是因為風俗、宗教等原因,考古學家亦證明吃人曾是一種民間宗教信仰,而食人族也真的存在於世。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圖:資料圖片

 現代吃人紀錄始於哥倫布在西印度群島探險時的所見所聞,哥倫布目睹加勒比土著吃掉戰後的俘虜,將加勒比這種宗教文化看作是殘忍的行為,此亦為何歐洲人視美洲人為「野蠻人」。然而吃人文化早在原始社會便已形成,考古學家從人骨遺跡中發現很多古時「吃人」的證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在今年二月刊登的科學研究中指出,14,700年前的英國人不但吃人,而且還將死人頭骨打造成精美的杯子用來喝水,研究人員認為用頭骨製成杯子可能是古人保存死者靈魂的宗教儀式。因此,吃人是自古以來的一種風俗習慣。

吃人源於復仇

 我們已經有很多食材,為甚麼還要吃人?戰爭、飢餓、陷入絕境是現代人吃人的主因,雖然這是極具爭議性的行為,然而人們依然同情這些人,因為他們受環境所限,迫於無奈才幹下這種事情。但在原始社會,吃人是不能用常理來理解的行為,人類學家指出,最初吃人純粹只是因為復仇。

 在原始社會中,氏族或部落成員遭到外來攻擊時,所屬氏族或部落會集體向攻擊者報復,他們會殺死對方,然後敲骨吸髓,以滿足個人的口腹或征服之慾,這是古人類為了生存作出的反擊行為。然而這種現象並沒有隨時間而消失,反而慢慢演變成某些民族的風俗。

南美洲部落的喪葬儀式

 分吃死去親人的身體是某些部落或村莊的喪葬習俗,但所吃的只是死者的骨灰、碳化的肉等象徵性的東西,並不能補充身體的能量。當死者的身體火化後,他們會將灰燼收集起來並保存在容器中,通常伴隨飲料將之吃了,在印度,這種做法比撒骨灰到恆河中更潔淨。另外一種習俗則是將死者埋葬,當肉被腐蝕後便將骨頭取出來重新埋在家中或將其放在籃子中掛起來,而剩下的骨頭則會被搗碎,伴著飲料吃下去。

一位人類學家曾到南美洲奧里諾科河上游的圭亞卡村莊觀察居民的喪葬儀式,他指出死者的親人會一邊痛哭一邊飲用骨粉湯,並且會非常小心不讓湯灑出來。

 亞馬遜河的社群亦有類似的習俗,奎奎圖(Craquieto)人會用慢火烤死去的人,待屍體變乾後將其包裹成木乃伊,過幾年後,燒掉木乃伊,用「奇茶」(用玉黍製成的飲料)伴著灰一起吃下肚。庫尼伯(Cunibo)人的習俗是死去的孩子只有頭髮被火化,然後用食物或魚湯伴著屍體吃下去。這類「吃人」現象與人們認知的吃人的性質很不同,他們吃下去的並非人肉,而是死者身體的某部分,當然這種做法也不尋常,但引起的爭議遠不如真正的吃人現象大。

新畿內亞的「食人族」

 新畿內亞高地的人本來便有食用親屬屍身的習俗,他們便是所謂的「食人族」。以往他們會將親屬的屍體埋進一個淺墓坑中,經過一段時間便把屍骨挖出來清洗,但不吃上面的肉。直至上世紀20年代,由於婦女的肉食配給量太少了,她們在屍體埋葬後兩三天便將其掘出來,從屍骨上切下肉來食用,她們把肉放進竹筒中與其他植物及蔬菜一起烹調。這種習俗有一個後遺症,吃用屍身容易感染細菌,並引發疾病,這種病又稱作「庫魯病」(Kuru)。

 巴西圖皮南巴(Tupinamba)人的吃人風俗是以滿足自我為主的,安東尼奧(Antonio Blasquez)教父目睹他們的吃人儀式,指他們在屠殺敵人和為了復仇而吞吃其肉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他看到圖皮南巴人將屠殺俘虜當作是一場嘉年華般進行,載歌載舞,以羞辱他們為樂。他們在屠殺、烹煮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完全背離道德的枷鎖,純粹是喜愛人肉。有人不相信安東尼奧的經歷,認為當中有抹黑的意圖,但在其他美洲地區,如紐約州北部和加拿大南部,許多人目睹這類折磨、儀式性的迫害行為。

從血祭演變成「人肉聖餐」

 除了上述地方的吃人風俗外,更有具備宗教色彩的吃人儀式,人類學家將這種行為稱作「人肉聖餐」。然而事實上這類行徑不過是人類心理不平衡的一種表現方式,古瑪雅人的「血祭」便是其中一個例子。瑪雅貴族認為血有滋養及勸解神靈的功能,國王用黑曜石製成的小刀或黃貂魚的魚刺刺穿自己的生殖器,妻子則用帶刺的繩子刺穿舌頭,讓血流到碗中的紙上,然後燒掉,因為他們認為燃燒後產生的煙可讓他們跟神靈世界溝通,保佑他們平安長壽。瑪雅人的宗教禮儀也包括活人祭祀,祭品通常是囚犯、奴隸、孤兒或私生子,他們被人按住胳膊和腿,被人切開胸膛。而這種宗教色彩濃厚的活人祭祀法慢慢演變成所謂的人肉聖餐。

 非洲阿斯瑪人的生活離不開格鬥、雕刻與宗教活動,當中的吃人行為便是因格鬥而起。他們認為食用敵人是一種報復,也是一頓聖餐。他們砍下敵人的腦袋,將死者身上的肉分給部落裡的人享用,其頻繁的吃人行為使他們輕易分辨出不同種族的肉的味道。阿斯瑪人認為自己人的肉吃起來比較堅硬,印尼人的肉偏甜,白人的肉則相對較鹹。

解讀食人文化

 人們很費解為何古老部族以至現代社會出現人吃人的現象,很難猜度他們的心理,但對吃人者來說其吃人的原因是非常明確的。專家將吃人的原因分為五類,分別是生存需要型、禮儀型、精神變態型、宗教喪葬型及侵害型,他們都有不同的理據去支撐吃人這種行為。古時更難以道德標準衡量行為對錯,因為原始人沒有道德的束縛,對他們來說,吃人是一種宗教儀式,他們只是遵行一種儀式,當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時候,並沒有對錯牽涉其中。

 現代社會依然存在吃人的風俗,而這種風俗受外界衝擊後亦產生變化,政府禁止阿斯瑪人吃人肉後,他們逐漸覺悟,不再與敵人進行血腥的搏鬥,慢慢改變其生活方式。由此可知吃人者並非沒有憐憫、道德之心,而是他們沒有自覺到這是違背常理的行為,所以當他們明白對錯後,他們便不再堅持這種風俗或生活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如前文所言發生在1874年的真實吃人事件,帕克為了生存不得不吃人,最後他被判40年有期徒刑。帕克以五個人的性命換取一人生存的確備受爭議,倘若如《天與地》劇情般犧牲一人換取三個人的性命,為了多數人的幸福而作出犧牲又是否合理?謀求大部分人的幸福看似天經地義,然而卻是很功利的計算。從現實層面來說在險境犧牲某些人是無法避免的事,是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角力,但不應視之為正當的理由,如果生命能夠量化的話,人吃人或其他社會問題也沒有討論的必要。

 單純說人吃人是殘暴或變態的行為也不恰當,當然社會上確實存在少部分「食人狂魔」,但大多仍是受生活習慣、環境影響,才出現吃人這種現象。學者針對宗教性或風俗性的吃人行為作出歸納:不是因為某種宗教信仰而出現吃人現象,而是先出現了以人為食的現象(原始先人必須解決裹腹問題),再滲入後來產生的宗教意識,才出現人吃人的宗教行為。

 人吃人永遠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很難以常人的標準衡量孰是孰非,正如犧牲個人以換取大眾幸福不是對的觀念,而宗教性的人吃人也不完全是錯的。

 社會上大多數人「性本善」,因為人吃人從來不是人類生活的主要特徵。

相關新聞
時裝新視野 本土多元綻放 (圖)
盧聲前:「堅持自己 但更成熟」 (圖)
張路路:「需要大群體的配合」 (圖)
馬偉明:「盡力推動這個行業」 (圖)
張潔雯:「延續光輝 面對挑戰」 (圖)
「時裝.視野」展覽 (圖)
張路路參展作品 (圖)
香港故事 就在你我的身邊 (圖)
《香港故事》「到處留情」 (圖)
原來活在吃人的世界 (圖)
糞便,你的名字是...... (圖)
百家廊:伊芙的新春天
翠袖乾坤:「四」是幸福數字
海闊天空:玄機真宰
琴台客聚:濫殺無辜
生活語絲:北大的「古建築」
隨想國:一雙鐵條
獨家風景:「倉底貨」熱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