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 青年與政策局官員交流發起人
什麼是民意調查?民意調查理應是一個從客觀基礎上作出的訪問,訪問可以是以問卷調查、電話調查,甚至乎如果可以核實受訪者身份及確保對象不會重複受訪,網上回應也可以。另外,調查問卷的設定亦應中立客觀,例如有由1至9不同程度的量度尺標準,任君填寫,或設有「非常滿意」、「滿意」、「無意見」、「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等供受訪者選擇,而遇到一些多項選擇題,可供受訪者填寫多於一個選項,而不是把一些同樣是事實的選項作並排對立,誤導觀眾,混淆視聽。
更重要一點,資金來源。例如食物品牌在電視廣告聲稱的什麼調查,證明其產品的銷量名列第一,那大家總要留意是誰家出錢作調查,因為很多時,提供調查的機構都會為了討好付鈔的老闆,而預設立場和只選擇性公佈利好老闆的結果。如果上述都做到了,才可稱得上是真正的科學統計。
很難想像學術機構的民調也趨向政治化。打著大學民意調查研究計劃的旗幟,卻是別有用心的調查,旨在搬弄是非,顛倒黑白,連香港人是中國人這鐵一般的事實也弄不清,哪有資格做什麼學者?還厚顏擔任什麼總監?鍾先生荒唐的民意調查只不過是個別人士政治炒作的鬧劇,根本不能與「學術」相提並論,要是希望借「學術」以提高公信力,那抱歉,鍾先生,你準是摸錯了地方。「學術」不是捏造民意,也不是無風起浪,更不是一盤買賣。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自編自導自演,一時特區主要官員評分下滑、一時信心指數下跌、一時又捏造身份認同民調以否定香港人即是中國人的身份,居心何在?
冠上學術機構分支的頭銜後,調查中心竟然會生金蛋,只要按訂單替金主度身訂造合乎其口味的民意調查便袋袋平安,又無公信力,亦有立場偏袒,那還需要什麼學術機構?這與一般路人甲乙丙或牟利商業機構無異,掛羊頭賣狗肉,更為民調披上沾有政治氣味的神秘面紗,製造矛盾,分化社會。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意調查如果由中肯的人或機構統籌,數據及結論較客觀可靠,則參考價值極高,對檢討和預視發揮作用,惠及民生;反之,如果民調是有預謀的,甚至乎繼「浸大過渡期研究計劃」民調,又是另一樁由海外基金資助的政治民調,則只會誤導市民,混淆視聽,硬要把政治民調與學術扯在一起,則只會讓學棍把百年老校的名聲玷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