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雪景下的地坑院,猶如一個矩形方陣。
地坑院建造技藝極少見諸於歷史記載,基本靠工匠口口相傳,涉及風水、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當,由業主自行組織人員施工。
細細算來,一座完整的地坑院建造包括十個環節:相地、方院、下院、打窰、飾邊、碾場、安裝、粉飾、排水、砌炕灶。在以上幾個關鍵點上極為講究,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譬如「方院子」,需懂八卦的陰陽先生看地形,定方位,下樁線;此外洗刷壁崖、窰臂,丈量確定窰的高低、寬窄也是需要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一座地坑院便是一部地勢八卦測算圖。每個環節都包含「風水」原理。比如動工選址時就要在南方挖主窰,因為南方地勢關係家族興衰。同時還要請勘測人用羅盤磁針結合磁偏角、風水避煞偏角定向,用線繩放線、土工尺度量、條盤定直角、木樁定位,長寬尺寸含五(土),這個過程為「方院子」。
尚根榮說,地坑院的營造並非技術活而是力氣活,陝縣大多數50歲以上的人都幹過這種活。但掌握核心技藝的人並不多。由於自上世紀70年代後,當地不再建造新窰洞,他們早已無施展所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