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老宅.牌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9]     我要評論

 ■老宅。 網上圖片坊

王 淼

  老 宅

 我家有一座老宅,在古城的張牌坊街上。老宅不大,有三間帶走廊的堂屋,一間小巧的門樓過道。小小的院內遍植著石榴樹和棗樹——石榴樹結出的是白色的冰糖籽,粒大汁豐,甘甜可口;棗樹結出的是脆靈棗,皮薄肉厚,又甜又脆。聽奶奶講,這座老宅其實並不是我家的祖產,它的格局不大,解放前應該屬於一家小地主所有,土改後分給了爺爺奶奶,連同室內擺設的條几、八仙桌子和太師椅等,應該都是那次城市貧民分享勝利果實的收穫。以至後來爸爸入黨,外調人員前來家訪,看到這座頗帶些老門舊家「範兒」的老宅,馬上認定爸爸的家庭成分過高。最後還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爸爸的入黨問題才總算得到了解決。

 我的幼年是在老屋中度過的,那時最常聽到的,是奶奶講述的那個千篇一律的故事:「東山磨磨牙,西山磨磨牙,回來吃你姊妹倆。」即便已經聽了無數遍,愛哭的我還是立馬不哭。爺爺為人忠厚老實,前半輩子一直靠做小生意養家,收入微薄,勉強餬口。解放後公私合營,爺爺不僅分到房產,他本人也進了副食品公司。所以,爺爺的確是真心擁護新政府,感激那個新時代的。在我的記憶中,文革伊始,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家的一個日常功課是,大家圍坐在飯桌前,聽候爺爺的口令,全體起立,合唱《東方紅》。唱《東方紅》時的爺爺顯得很肅穆,也很虔誠,他態度謙卑,垂手恭立,唱到動情處,眼中甚至還常常閃現著淚花。我和姐姐、妹妹雖然均為這種莊嚴的陣勢感到有一點可怕,但內心深處卻又未免覺得有些好笑——想笑,卻又不敢笑,只是埋下頭來匆匆吃飯,然後,跑到外面盡情撒歡去也。

 當然,老宅留給我更多的,還是那些溫馨、快樂的畫面。老宅不大,能利用的地方基本都利用上了。記憶最深的是位於堂屋左手的那個小花園,它以樹枝、秫秸編織而成的籬笆作圍牆,從外面看,裡面花木繁盛,枝葉掩映,可謂密不透風。但走進去卻是別有洞天,沿著屋牆邊的小徑走到盡頭,居然還有一個逼仄的廚房。夏天,蔭涼的花園自然不失是一個消暑的好去處,尤其是玩「捉迷藏」,隨便找個角落蹲下,總能讓那些鄰居家的孩子找上半天。冬天,我們會躲進春意融融的廚房,爭著搶著幫奶奶拉風箱,不僅身上暖和了,有時還會得到奶奶的獎賞。當然,下雨,或者落雪的時候,我們大多會轉移到封閉的門樓過道裡玩耍,相比而言,這裡的空間更為闊大一些,也更適合玩各種諸如「木頭人」、拍「啪啪」之類的戶外遊戲。

 古城裡曾經有過許許多多的老宅和老屋,它們青磚灰瓦,曲徑幽窗,房頂上長滿了各種雜草,顯示出一種獨特的歲月年輪。我一直覺得,所有的老宅和老屋其實都有自己的生命,它們都是通靈性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雖然其中未必會發生聊齋故事,卻總會有一些有趣、好玩的細節,令人懷想,讓人難忘。而所謂「紅塵世界」,所謂「人間煙火」,其實也都是與這些老宅和老屋的存在密不可分的。

 但是,很遺憾,今天的人們似乎再不珍惜老宅和老屋了——老屋說拆就拆,老樹說砍就砍。他們不願再傾聽老宅對歷史的訴說,不願再凝視老屋對過往的重現。一切讓人心安心靜的東西,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如果說每一代人的情感都要有所附著,失去了老宅和老屋,我不知道,我們這代人的情感又要附著何處呢?

  牌 坊

 古城曾經與江南的歙縣齊名,是北方著名的牌坊城。但因為文革期間的「破四舊」,數十座精美的牌坊相繼被推翻、拉倒,劫後餘生的牌坊,只剩下「百獅坊」和「百壽坊」兩座而已。所謂「牌坊城」云云,其實早已名不副實了。

 我家老宅在張牌坊街上,出門西望,首先看到的就是張家牌坊——亦即「百獅坊」。穿過張家牌坊走到下一個十字路口,往南看,朱家牌坊——亦即「百壽坊」赫然在目。那時候的牌坊街還是古意猶存的,且不說窄窄的馬路兩旁房屋儼然,清一色全是數十百年的老房子,灰撲撲的,恬靜安詳、毫無火氣;單是馬路邊上種植的那些合抱粗的高大的梧桐樹,森森然綠蔭如蓋,遮天蔽日,就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舊時氣息。我生也晚,自然無法看到古城當年的古風景致,但可以想像,幾十座精美的牌坊分列在大大小小的路口,古城又將是一番怎樣的氣象。我三歲開蒙,很早就認識了張家牌坊上的「封建禮教的罪證」幾個黑體大字。但我當時並不知道的是,文革初起,文物遭殃,正是有人靈機一動,在張家牌坊和朱家牌坊的正中匾額上,分別寫下了「封建禮教的罪證」和「砸爛舊世界」等標語口號,才終於改變了這兩座牌坊被推翻、遭拉倒的命運。

 鄉人俗稱的張家牌坊,乃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建構,是為贈文林郎張蒲妻朱氏而建。而其官稱「百獅坊」,則是因為牌坊上精雕細鑿著一百隻姿態各異的石獅子。我們小時候到牌坊下去玩,其實也大都是奔著那一百隻石獅子去的。我們一方面相互攀比誰爬得快,誰爬得高;另一方面,則比賽誰能夠一一查清那一百隻石獅子。尤其是後來聽說,在一百隻石獅子當中,只有一隻是公的,可以通過摸襠的方式找到,大家更是興味盎然,紛紛爬上牌坊去尋找。但是,下面好說,高處的石獅子卻是絕難摸到的。結果可想而知,一百隻石獅子沒有查清,一隻公獅子也從未找到。鄉人俗稱的朱家牌坊,同樣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建構,是為翰林院孔目贈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而其官稱「百壽坊」,則是因為牌坊上雕有一百個書體不同的壽字。不過,因為不屬我們的地盤,我們向來對朱家牌坊少有問津。至於是否有人真的查清過那一百個不同的壽字,自然無從得知。

 年齡稍長,與牌坊有關的故事頗聽了不少。比如,張家牌坊的主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惟恐再有富戶超過自己,竟然在牌坊完工後,設計毒死了主持修建牌坊的工匠。比如,朱家牌坊的主人為了迎娶曲阜孔家的姑娘,居然一步一個元寶、一路雙趟擺到曲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從我記事之日起,牌坊就與牌坊街融合在一起,成為古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我來說,牌坊是家鄉的標誌,牌坊街則是通往家園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從來不敢想像,古城怎麼可以沒有牌坊街,牌坊街怎麼可以沒有牌坊,而沒有了牌坊街的古城,又怎麼可以稱作古城呢?

 但是,牌坊街畢竟還是要拆遷了,聽說會建成一座大廣場,讓兩座碩果僅存的牌坊孤立其間。於是,春節期間,我禁不住又一次來到了即將消失的牌坊街。那是大年初二,街上行人寥寥。雖然家家張貼著春聯,但春聯的鮮艷,卻依然難掩牌坊街時日無多的衰敗和落寞——牌坊街即將灰飛煙滅,我們的感情和記憶也將隨風飄散……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老宅.牌坊 (2012-02-29)
古今講台:面對一片黃葉 (2012-02-29)
亦有可聞:智讀和情讀 (2012-02-29)
來鴻:向一棵樹致敬 (2012-02-29) (圖)
豆棚閒話:主流作家轉型,文學的一次理性回歸? (2012-02-29)
歷史與空間:同根生來煎本急 (2012-02-28) (圖)
生活點滴:一個叫緞子的女人 (2012-02-28)
人文世相:列車上的秘密 (2012-02-28)
豆棚閒話:文藝偽娘 (2012-02-28)
詩情畫意:花 灘 (2012-02-28)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2012-02-26) (圖)
熱點詞評:林書豪 (2012-02-26)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孝順子 (2012-02-26)
文藝天地•來鴻:狗屎路 (2012-02-26)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虞美人 (2012-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登臨函谷關 (2012-02-22) (圖)
古今講台:木棉城 (2012-02-22)
生活點滴:給自己一段悠閒的時間 (2012-02-22) (圖)
古典瞬間:朱元璋的「最高指示」 (2012-02-22) (圖)
來鴻:夜半情思 (2012-02-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