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智讀和情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9]     我要評論

青 絲

 每當季節變換,總會看到一些勸人讀書的文章,如「春日讀書好時光」,「夏日正是讀書時」,「秋高氣爽好讀書」,「冬日讀書正當時」。文章的本意是好的,是勸人勤讀多讀,以增進知識,只不過,這種泛泛而談的文章,又很少具體指出讀書的方法,時常給人一種混亂之感——適合讀書的季節,究竟是春天還是冬天?

 其實讀書又豈分四時,一年四季都是讀書的好時光,只是不同的時節、不同的心境,讀書的方式不同罷了。《讀書止觀錄》曰:「心不定,宜看詩及雜短故事,以其易於見意,不滯於久也。心閒無事,宜看長篇文字,或經注,或史傳,或古人文集,此又甚宜於風雨之際及寒夜也。」認為心思無法專注的時候,適合讀詩歌或雜短故事,因其篇幅短小,無須耗費太多的腦力。如果精神比較放鬆,清閒自在,就適合讀篇幅長的文字。至於文意深奧的經書註解、史書傳記、古人文集,就適宜在風雨交加的天氣或冬日寒夜誦讀,因為這種天氣下,人無所事事,很容易將書讀進去。

 古代的教學方式,「春誦夏弦,冬書秋記」,也是隨著時節而變化的。春天朗誦詩篇,增強記憶力;夏天則以琴瑟伴奏詩章的音節,配合吟誦;到了秋天,就把讀書的所見所得記錄下來,冬天則根據之前的記錄寫作文章,將所學融會貫通,化為己用。其原理,一如春耕夏耘、秋斂冬藏的農夫耕作。朱熹也做過相似的論述:「灌園澆萊,不能忙於求速,讀書亦然,欲速則不達,應當一節一章閱讀,逐字逐句理解,一點一滴積累,這樣才可能受益無窮。」把讀書比作是種菜,若是澆水太多太急,就會把菜淹死。讀書也應該順應自然,若是逆勢而讀,貪多求快,不僅無法真正地消化知識,反而會消磨掉閱讀的興趣。

 林語堂曾倡導「智讀」和「情讀」的方式。「智讀」是既有目的性、又有趣味性的閱讀。如春日和暖,人多慵懶疲乏,精神不振,屬於「心不定」的時候,就適宜讀一些較為輕鬆的書籍,如散文、短篇小說,權作消閒,一來易於消化,二來可以保持閱讀的樂趣,避免為了讀書而讀書。此為「智讀」。「情讀」則是與自身氣質、趣味相結合的閱讀,全身心投入,浸潤書中,力爭讀出味道來。林語堂認為,讀書最好是找一位情趣相近的作者為標桿,而不要根據他人開設的書單照方抓藥。但是,「情讀」又不是拘囿於一家,非此人不讀,而是切合自身的興趣,形成自己的閱讀格調,讀出自己的性靈來,並在此基礎上觸類旁通,起到駕馭全局的作用。

 每個人的讀書方式和興趣,各不相同,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就能將閱讀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老宅.牌坊 (2012-02-29)
古今講台:面對一片黃葉 (2012-02-29)
亦有可聞:智讀和情讀 (2012-02-29)
來鴻:向一棵樹致敬 (2012-02-29) (圖)
豆棚閒話:主流作家轉型,文學的一次理性回歸? (2012-02-29)
歷史與空間:同根生來煎本急 (2012-02-28) (圖)
生活點滴:一個叫緞子的女人 (2012-02-28)
人文世相:列車上的秘密 (2012-02-28)
豆棚閒話:文藝偽娘 (2012-02-28)
詩情畫意:花 灘 (2012-02-28)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2012-02-26) (圖)
熱點詞評:林書豪 (2012-02-26)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孝順子 (2012-02-26)
文藝天地•來鴻:狗屎路 (2012-02-26)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虞美人 (2012-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登臨函谷關 (2012-02-22) (圖)
古今講台:木棉城 (2012-02-22)
生活點滴:給自己一段悠閒的時間 (2012-02-22) (圖)
古典瞬間:朱元璋的「最高指示」 (2012-02-22) (圖)
來鴻:夜半情思 (2012-02-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