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主流作家轉型,文學的一次理性回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9]     我要評論

馮 磊

 據媒體報道,作家閻連科準備轉型。他的下一部小說,擬採用知音體進行創作。與此相對應地,知名作家張煒今年推出了新作《半島哈里哈氣》。至於以《紅處方》出名的畢淑敏女士,則寫出了科幻類作品《花冠病毒》。

 知名作家的紛紛轉型和跨界,再一次說明當前文學界種種反思的必要性。當純文學與現實社會出現某種脫節之後,文學創作何去何從就成了一個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我們不妨把上述幾位作家的新「突破」理解為真正意義上文學的回歸。長期以來,純文學始終跨不出自己的小圈子,在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上,不是探討如何鼓勵文學創作,而是屢屢在「什麼不是文學」這一概念上下功夫。具體而言,文字在文學與非文學之外,還有大眾文學與純文學的區別。至於純文學圈子本身,也有新銳與非新銳、經典與非經典、寫實與非寫實之分。這種固執,就像一個急於突破的野獸卻始終在進行營造柵欄的遊戲一樣,偏執而好笑。

 實際上,純文學出現今天的困境,主要與利益息息相關。在利益的驅使之下,文學的流派之爭、風格之爭往往會演化成利益之爭。以詩歌創作為例,有評論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則乾脆明言:「近年來的詩歌創作和社會影響力,是以詩歌事件貫穿始終的」。話題的熱炒遠遠超過了寫作本身,這恰恰是當代寫作圈的不幸。

 知名作家們紛紛轉型,某種意義上來講,恰恰是在謀「正業」。數十年來,文學圈內出現的種種不正常現象,已經成了文學發展的桎梏。力求「純」而又純、力求圈子化與格式化,這樣的文字,當然沒有什麼前途。

 回首漫長的文學史,歷史上從來都不存在所謂的純潔性文字。與之恰恰相反的是,一些邊緣化的文字,最終往往會開闢出一方新的天地。以古代白話小說為例,明代的三言二拍本身就是流傳於市井中的文學作品。與當年正襟危坐的所謂主流們相比,沒有地位,沒有所謂主流大家的認可,但最終仍然能夠憑借自身的魅力而生存下來。

 主流作家們的紛紛轉型,或許本身也是他們進行反思與觀察的一個重要結果。畢竟,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作家,每個時代都有獨領風騷的文體與創作模式。眾所周知,唐有唐詩、宋有宋詞,某種文體或許短期內不能獲得所謂主流的認可,但如果放在更為長遠的時空中來觀察,情況則會大為不同。

 當然,主流作家們的轉型,也可以理解為傳統文學寫作向市場靠攏、與市場融合的一種方式。以鄭淵潔為例,他的文字,影響了至少兩代人。這樣的文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或許會被圈子文學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文字。但,鄭淵潔的文字,其影響力和個人的收益,卻是獨一無二的。

 時代在發展,閱讀群體的變化以及新的閱讀需求的出現,使得文化的市場必然會逐漸豐富起來。在一片「文學X了」的哀嘆與驚呼聲中,在一片無奈的嘆息之中,閻連科們進行的探索,不僅有益,而且有趣。無論成功與否,都可以視之為一種真誠的努力與嘗試。這種現象的出現,自然也是文學創作自身的一次理性回歸。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老宅.牌坊 (2012-02-29)
古今講台:面對一片黃葉 (2012-02-29)
亦有可聞:智讀和情讀 (2012-02-29)
來鴻:向一棵樹致敬 (2012-02-29) (圖)
豆棚閒話:主流作家轉型,文學的一次理性回歸? (2012-02-29)
歷史與空間:同根生來煎本急 (2012-02-28) (圖)
生活點滴:一個叫緞子的女人 (2012-02-28)
人文世相:列車上的秘密 (2012-02-28)
豆棚閒話:文藝偽娘 (2012-02-28)
詩情畫意:花 灘 (2012-02-28)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2012-02-26) (圖)
熱點詞評:林書豪 (2012-02-26)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孝順子 (2012-02-26)
文藝天地•來鴻:狗屎路 (2012-02-26)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虞美人 (2012-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登臨函谷關 (2012-02-22) (圖)
古今講台:木棉城 (2012-02-22)
生活點滴:給自己一段悠閒的時間 (2012-02-22) (圖)
古典瞬間:朱元璋的「最高指示」 (2012-02-22) (圖)
來鴻:夜半情思 (2012-02-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