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遊蹤:泛舟遊濟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04]     我要評論

 ■文:朱文興

 乘船遊濟南護城河,領略到的是一個別樣的泉城。

 第一次環城舟遊是前年八月中旬,陪同來濟講學的北大曹風岐教授夫婦。我們從琵琶橋船站登上一艘畫舫,剛落座,雨絲悄然飄落,雨中老城,分外寧靜。船在朦朧的細雨中向西前行,雨點濺起點點白色水花,河面升起薄薄輕霧,兩岸的亭閣、垂柳、遊人在水中若隱若現,宛若仙境。

船過坤順門橋後,一團綠意映入眼簾,岸邊的柳樹纖塵不染,綠得醉人。來自趵突泉泉群的汩汩清泉,從西岸的石隙間流入河中,水聲潺潺,如聞仙樂。

 拐彎北行,畫舫穿過西門橋,河西岸原生態的景色吸引了曹教授:河面與西岸一般高,西側河岸不用石頭砌壘,奇石、垂柳順勢綿延到河裡,好一派水在林中流、樹在水中長的獨特景觀。最吸引人的是五龍潭公園西側的泉水瀑布,在雨幕中更覺渾然天成,氣勢磅礡。平時我常與老妻到這裡賞泉,對碧潭如鏡、望穿秋水、龍潭觀魚的意境十分喜愛,卻沒想到雨中乘船觀賞,意境更佳。護城河如同鑲在古城濟南頸上的一條綠色項鏈,五龍潭好像是繫在這條項鏈上的一塊碧玉,晶瑩剔透,美不勝收。

 船駛過五龍潭船閘繼續向北,向右一拐,穿過拱形的煙波橋,忽覺眼前豁然開朗,到了煙波浩渺的大明湖。盛夏雨中的大明湖,楊柳依依,煙雨濛濛,水天一色,水鳥啾啾,荷花吐艷,令人陶醉。

 船到北極閣,雨停了,太陽又露出了笑臉。我們上岸向南遠眺,千佛山清晰可見,山青水綠,垂柳環湖,呈現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遊歷過許多名山大川的曹教授觸景生情,連聲讚嘆泉城風光之秀氣。而我這「魯籍滬人」,也不禁為擴建後的大明湖感到驚艷和自豪。

 第二次環城舟遊是去年十月上旬,我和老妻陪長沙的親家母,還是從琵琶橋西側上船,一路西行。這天,習習涼風透過畫舫窗戶吹進來,頓覺神清氣爽,十分愜意。此時正是泉水豐水期,眾泉匯流到護城河裡,水勢大,水位高,南門兩側的河面尤顯開闊。透過船窗向外看,河水清澈見底,畫舫前行中不斷激起朵朵浪花,層層漣漪,但始終沒泥沙泛起。河底沙石中小泉眼不時冒出串串水泡,忽聚忽散,忽高忽低,如粒粒珍珠,玲瓏剔透;綠茵茵的水草,鮮嫩鮮嫩的,秀色可餐;魚翔淺底,水禽嘰嘰,兩岸的柳枝垂拂到水面上,婆娑的倒影,亦真亦幻,阿娜多姿。在水鄉汨羅長大的親家母大發感慨:「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清的河水。」我告訴她,濟南護城河裡的水是由黑虎泉、趵突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噴出來的水匯流而成的,是一條泉水河,所以清澈得天下少見。

 畫舫沿河汊縱橫、拱橋似u、亭台錯落的大明湖新景區前行,穿過鵲華橋,駛入小東湖,向南拐進東護城河。這裡更是瀟灑似江南:河兩岸有3米左右的實木棧道,從船上看棧道是一道好風景,從棧道上看河也是一道好風景。船駛入東護城河中段,東側是一個小型的濕地公園,亭台水榭,依水而建,一棵棵垂柳生在水中,兩個水車不停地轉動,車斗翻滾起朵朵水花,孩子們挽起褲腿在盡情地戲水玩耍,整個護城河充滿著動感。

 第三次坐船遊護城河是初冬的一個晚上,我陪滬上從事城市形象傳播研究的大學教授戴元光、褚雲茂等環城舟遊看夜景。

 夜幕下泛舟護城河,兩岸都是霓虹燈、連線燈勾勒出來的河岸、橋洞、亭台樓閣,水光交映,流光溢彩,仿偌童話世界般的神奇仙境。內側河岸的石壁上,一幅幅刻有濟南歷史人文故事的精美浮雕,在射燈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當畫舫穿過南門橋、坤順門橋、西門橋,返回到解放閣下、黑虎泉邊時,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厚重感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每穿過一座橋洞,都彷彿穿過了一個時光隧道,猶如在觸摸濟南的一段歷史。茫茫夜色,遮不住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風貌,一個個歷代濟南名人彷彿浮現在我的眼前:任過三年濟南相的曹操,當過齊州知州、修了大明湖北水門、治好了濟南水患、有「唐宋八大家」美譽的曾鞏,生於濟南、曾在漱玉泉邊梳洗吟詩的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與李清照一起被譽為「濟南二安」的南宋著名文學家辛棄疾,遊歷濟南後寫下小說《老殘遊記》、為濟南留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美譽的晚清小說家劉鶚……雖然濟南老城的城牆已無影蹤,但有護城河,有這麼多的濟南歷代名人名士,有鞭指巷、曲水亭、將軍廟街等老街巷,歷史文脈還在傳承。

 乘船環城遊濟南,美。美在秀色,美在文化。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每次乘船賞泉城,見的是一幅幅不同的畫,聽到的是一曲曲不同的歌,吟誦的是一首首不同的詩。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華彩的背後 (2012-03-04) (圖)
遊蹤:泛舟遊濟南 (2012-03-04)
歷史與空間:老宅.牌坊 (2012-02-29)
古今講台:面對一片黃葉 (2012-02-29)
亦有可聞:智讀和情讀 (2012-02-29)
來鴻:向一棵樹致敬 (2012-02-29) (圖)
豆棚閒話:主流作家轉型,文學的一次理性回歸? (2012-02-29)
歷史與空間:同根生來煎本急 (2012-02-28) (圖)
生活點滴:一個叫緞子的女人 (2012-02-28)
人文世相:列車上的秘密 (2012-02-28)
豆棚閒話:文藝偽娘 (2012-02-28)
詩情畫意:花 灘 (2012-02-28)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2012-02-26) (圖)
熱點詞評:林書豪 (2012-02-26)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孝順子 (2012-02-26)
文藝天地•來鴻:狗屎路 (2012-02-26)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虞美人 (2012-02-26)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登臨函谷關 (2012-02-22) (圖)
古今講台:木棉城 (2012-02-22)
生活點滴:給自己一段悠閒的時間 (2012-02-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