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6600個清朝青花喜碗現身開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何樹炯向本報記者介紹青花喜碗 鄧保羅 攝

 4月6日是開平市水口鎮龍東村委會金堂里何結先生的80歲大壽,在當晚的壽宴上,何結先生用6,600個頗具文物價值的清朝青花喜碗作為食具款待四方賓客。青花喜碗「重出江湖」,讓人嘖嘖稱奇。壽宴上,壽星公何結先生贈送了一套清代「青花喜碗」給開平市博物館收藏;來自開平市文物局等相關部門的嘉賓簽下了《見證表》,見證了本次世界紀錄的誕生。

 何結先生當日向世界紀錄協會申請「世界上使用青花瓷碗數量最多的壽宴」紀錄,5月5日申請成功。記者5月8日到訪青花喜碗藏身地查閱何家家譜及見證資料,將清代「青花喜碗」之謎一一揭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鄧保羅  ■圖片由受訪者何樹炯、中共開平市委市人民政府公眾網新聞主編方忠曉提供

 據何結先生的兒子、開平市攝影家協會副會長何樹炯介紹,何家收藏的青花喜碗,就是青花瓷的雅稱,因用於喜事忌憚「辭」諧音,遂以「囍」字當頭稱謂青花喜碗。經國內首席青花瓷鑒證大師葉佩蘭在內的多位專家鑒證,確認了燒製年代為清朝。

 何樹炯向記者出示的開平龍塘何氏族譜顯示,這些青花喜碗都出自何家的碗舖「元合」商號。這批現身的青花喜碗同時記錄了何家幾代人家史的沉浮。

 青花喜碗,是何結的祖父何松(字彬貽)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始創,彬貽從南洋回鄉在開平水口經營「元合」碗舖。其時,四邑一帶經歷土客械鬥事件後,日趨太平的氛圍與當地濃厚的人情味互相作用,形成了添丁、嫁娶、擺大壽和出洋返鄉都「擺酒」宴請鄰里的風俗。

 受南洋崇尚青花瓷器的影響,彬貽有心製造一款適合多種喜慶使用的新碗。適逢龍塘北帝廟重建不久,常有道士前來派發道符鎮宅,彬貽從飄逸的道符中得到啟發,以草書的筆法繪製花卉紋,間中套飾三個「囍」,一囍為添丁、二囍為結婚、三囍為擺壽宴。彬貽運用書法技巧,用民間「囍」 字設計了一款既是「囍」, 又是「壽」字,也像「豐」字的青花碗紋樣,碗樣設計好後,彬貽多番坐船至潮州一帶,委託窯口燒製。此碗燒成後,迎合了四邑許多大戶人家的喜愛,暢銷於潭江流域一帶,

 歷經40年。民國十六年(1927年),因墟鎮拆遷,「元合」碗舖結業,彬貽將所餘青花喜碗運回金堂里祖居,收藏至今。

青花喜碗歷經四代沉浮

 在雲捲雲舒的一百二十多年歷史中,何家第一代青花喜碗人彬貽,為了生活而創製青花喜碗,第二代人榮軒及其家人守護著大量青花喜碗,但即使是生活最困難之時,也不肯出賣祖先留下來的資產,用生活的代價捍衛了儒家的傳統思想,傳至第三代何結先生。

 據何結的兒子何樹炯介紹,家譜中提到的青花喜碗創始人彬貽,育三子:燊、壬、榮。老三榮軒就是何結的父親,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與青花喜碗共存。

 何樹炯說:「我的曾祖父彬貽其實最偏愛大爺爺燊,當年結業後青花喜碗就存放在祖居裡由其看管。燊在此後的幾年裡當上甲保,不料受村中五虎將(地方勢力)陷害,說當地華僑丟了東西,甲保有責任和嫌疑,將大爺爺燊押往當時的縣城蒼城打死。二爺爺和老三即親爺爺榮軒下南洋謀生,此後祖居青花喜碗就沒打開過示外人。」

 記者也了解到,由於是僑鄉,當地私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護。也因此,這些數量巨眾的青花喜碗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再窮也不能賣青花喜碗

 據何家家譜記載,1931年,何榮軒夫婦在南洋生下何結。何結於1940年回到開平老家居住,於1949年到香港經商,娶開平當地大戶人家小姐張月園為妻。

 提起這段家史,出生於1972年的何樹炯自豪地說,正是因為母親張月園是名門望族,擅長主持家務,和其祖母留守家中,才使得這批青花喜碗得以保存下來。

 「我的母親張月園50-80年代一直生活在老家村子裡,我三兄弟和一個姐姐在香港讀書生活。老家的生活仍很清貧,甚至沒有飯吃。70年代後期,我剛懂事,第一次聽到媽媽說,祖居裡有一批祖傳下來的青花喜碗,但是再窮也不能賣。」

從收藏到研究青花瓷

 何樹炯坦言,四邑居家用青花喜碗的習俗,從清朝熱傳到改革開放年代。「在那個年代,大家一直在用,我們小的時候在老家也用青花喜碗喝粥,吃野菜米飯,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就沒用了,只有老人壽宴才會用。碗借出去的時候還回來若是少了都會很在意的。我小時候不小心打破了青花喜碗,會挨媽媽的罵,碗破了碎片還要保留下來修補再利用。至今我家裡還保存有補過的青花喜碗三個。」

 2008年,何結、張月園夫婦帶著兒子何樹炯打開存放青花碗的祖居。何樹炯描述當時情景道:「祖居中間是天井,周邊是廂房,青花喜碗一摞摞埋沒在長滿野草的天井裡,我父母找來洗碗工,清洗多日才整理出一萬多個青花喜碗。」

 21世紀初,四邑人生活已踏入了無憂時期,但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何樹炯見到青花喜碗近年在民間已無人使用,甚至大量被當作垃圾倒掉,為了弘揚青花喜碗及其文化精神,近年在何結老先生的大力倡導下,何家在四邑一帶逐一回收當年其先祖出售的青花喜碗,加上祖居保存的青花喜碗共達一萬多個。何家並從瓷碗的本質和圍繞文物所發生的民間習俗,進行了系統性研究。

 2012年4月6日,藉何結先生八十華誕,舉行了具有四邑地道特色的壽宴,是日,全部使用了清代青花喜碗6600個,為彰顯東方文化價值,何結希望向世界紀錄協會申請成為世界紀錄。於是青花喜碗得以揭開身世之謎。

 在申請儀式上,開平市文物局負責人認為這次壽宴,是何結家族一代接一代對青花喜碗文物的傳承和保護,他們應是僑鄉文物保護之楷模;開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評價道:青花喜碗壽宴其價值不僅僅是文物本身,更重要的是圍繞青花喜碗所發生的風俗儀式,呈現了很多難得的地方民俗信息,為嶺南留住了一份獨特而珍貴的文化財富。

 《龍塘何氏族譜》載,二十三世松字彬貽號松昌鑽燕長子幼時查同治甲子年隨父走賊赴南洋光緒己丑年榮歸於水口埠省埠頭設元合畫囍碗僱潮州工窯燒製分沽樓岡白沙赤坎諸圩娶張氏生燊壬榮三子。

相關新聞
人口報告公布 推雙非「零配額」較有利 (圖)
梁振英李嘉誠共晉午餐談經濟 (圖)
林鄭籲挺政府改組 文化局促保育 (圖)
預期投資審批提速 地方「圍攻」發改委 (圖)
西班牙危機臨爆煲 歐盟首提「防火牆」救銀行 (圖)
菲律賓擬全天候監視黃岩島 (圖)
國務院通過規劃 定七大產業發展方向 (圖)
回應馬英九演說 國台辦:一國是重點 (圖)
圓匯高企資金充裕 日企掀全球收購潮 (圖)
瑞士駐港總領事:瑞士對港信心不變 (圖)
受惠CEPA 首家港西醫深圳開業 (圖)
41%港僱主擬請人 招聘意慾勝內地 (圖)
港10大避稅個案 金額最高8.6億
特首被指外訪花千萬 林瑞麟:實為446萬
龔如心千億遺產案 拖龔老太落水 (圖)
章子怡昨現身香港 向《蘋果》發律師信 (圖)
壽臣山豪宅地呎價料逾3萬 (圖)
6600個清朝青花喜碗現身開平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