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資深評論員
5月17日凌晨,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一錘定音,宣佈終止反對派議員就「議員替補機制決議案」的拉布辯論,為紛擾香港多時的拉布對抗行動暫時劃上了句號。應當說立法會曾主席終止拉布辯論與對抗行動,符合立法會議事規程與《基本法》相關授權;而社會輿論普遍支持的反拉布呼聲,也符合廣大香港市民講團結、求和諧、求發展的根本訴求,有利於香港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民生改善。
3月25日梁振英成功當選第四任香港行政長官後,針對選舉期間出現的政治爭拗、內耗不斷等社會現象,及時提出了「今後不分梁營、唐營與何營,只有香港營,並將努力實現香港社會的大和解、大團結、大發展」的政治理念,符合香港當前實際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並得到全體港人和中央政府的肯定與支持。中央希望新特首能帶領全體港人積極面對充滿深層矛盾和危機挑戰的香港,盡快推動政制與經濟的 「穩中求變和改革創新」,努力實現香港經濟的再次騰飛。
結束拉布對抗 實現社會和諧
梁振英提出的「大和解」頗有深意,就是要盡快結束香港無休止的內耗、爭拗,及反行政改革、反經濟發展的拉布行為。希望凝聚香港社會各界發展共識,加強互信互動,努力實現各黨派陣營、各社團組織的全面和解,形成香港大團結的良好政治局面,有利促進社會和諧、穩中求變與經濟發展。
可見,「大和解」是實現「大團結」的重要政治前提,而大團結就是促進香港社會更加和諧,及減少拉布對抗的根本保證。只有各方相互尊重、積極配合,結束拉布對抗,充分實現了香港社會的和諧,才能確保梁振英「穩中求變」策略的有序推進,並順利實現香港經濟的大發展。因此,梁振英提出的這一政治理念並非單純的政治口號,而是「團結與發展」的辯證關係,是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社團組織和每一個香港公民的共同責任。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香港反對派陣營似乎並不明白「大團結和大發展」之於香港的迫切與現實意義,總是表現出狹隘輕率和不負責任的行為,處處與政府對抗、與市民利益為敵,不斷挑戰司法公義,形成一股不可忽略的阻滯力量。正是這股力量多次煽動所謂的拉布對抗行動,不斷上演著反高鐵、反預算案、反替補機制、及策動港珠澳大橋環評覆核等鬧劇,形成香港社會的內傷,並嚴重阻礙了香港的社會、經濟和民生改良發展,也使政府的經濟民生工程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和經濟代價。反對派的每一次拉布行為,不僅嚴重阻撓了香港經濟的轉型發展,而且還大量虛耗社會資源和政府公帑,大大增加了香港納稅人的負擔。
反對派似乎患上了「拉布狂躁症」,只要是有關政府政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積極動議,他們就集體拉布反對。他們不能提出理性、系統、全面和前瞻性的改革主張,只會為反對而反對的民意操弄與蠱惑表演。反對派的拙劣表演已到了近乎猖狂的地步,既嚴重挑釁了立法會議事規程的尊嚴,喪失一個人民議員的責任,辜負700萬香港公民的信任;同時也粗暴地剝奪了其他議員表達民意訴求的權利,他們的行為已令廣大市民反感和厭惡,已遭到所有到會議員和廣大香港市民的強烈批評。
廢止「拉布」對抗行動大快人心
新一屆特區政府就任在即,反對派又在策劃新的拉布行動,企圖對抗阻撓新政府的架構重組動議。反對派無休止的拉布行為不僅拖慢了香港政府有關立法工作的進程;對現任政府和未來新政府的工作交接、行政重組、政策制定、新特首政綱落實和經濟發展都將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因此,立法會曾主席終止「拉布」對抗行動大快人心,不僅合法,而且合情合理,有利於恢復立法會的正常運作和香港各項立法工作程序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有利於促進香港社會各界正在努力營造和建設的香港「大和解與大團結」工程。候任特首梁振英先生當選以來,就不斷以顧全大局和務實承擔的行動,積極同各階層、各黨派社團、及各專業機構溝通協商、共同探討香港未來的發展大計,努力推進著香港「大和解、大團結與大發展」的系統工程。
相比之下,反對派議員們的拉布行為,對得起香港700萬民眾的信任選票和自己的良心嗎?符合香港廣大民眾求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根本利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