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春風十里揚州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揚州瘦西湖景。 網上圖片

陶 然

 好多年沒去了,但揚州一直在我的夢中。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它只是一個中等城市,比起大城市,顯得平和寧靜。當然,「春風十里揚州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等唐代詩人詩句也讓人懷想不已。更為現實的,是瘦西湖,和隋煬帝的瓊花。瓊花有甚麼好,我說不出,但名聲很大,而瘦西湖我曾遊過,這次四月揚州有讓我遇上,沒有騎鶴,沒有腰纏十萬貫,只有春風十里送我行,但揚州已經沸騰起來了。

 揚州位於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歷史上曾有過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漢中葉,第二次是在盛唐到晚唐時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時期。明清時期,富甲天下的鹽商巨賈不惜重金,聘請造園名家擘畫經營,構築水上園林。清乾隆極盛時期沿湖有二十四景,康熙和乾隆兩位清帝均曾六次南巡來到這裡,對這裡的景色讚賞不已。鹽商投其所好,在瘦西湖造了一座仿北京北海的白塔。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詩人汪沆寫了一首慨歎富商揮金如土的詩:「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可見其張揚。

 瘦西湖本來是揚州城外一條較寬的河道,原名「保揚湖」,面積480畝,長4.3公里。其特點是湖面瘦長,蜿蜒曲折,「十餘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當遊船穿過「五亭橋」時,太陽高照,水波蕩漾。它原來是清代徽州歙縣鹽商黃履暹在揚州的的別墅「四橋煙雨」中的「蓮花橋」,上築五座琉璃瓦亭,橋下有四翼,每翼各開三個半圓形橋孔,橋正中開一大半圓形橋孔,兩邊各開四分之一圓扇形橋孔,總共十五孔,「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蕩漾」(清乾隆六十年李斗《揚州畫舫錄》)雖然我們看不到那奇景,卻也可以想像那月夜盛況。五亭橋現在已成為揚州標誌性建築。也就在那年暮春,揚州下著濛濛細雨,天色陰暗,我撐著雨傘在古城街頭亂逛,聽雨點打在傘面上,忽然街對面大喇叭傳出《Only you》的渾厚男歌聲,抬頭一望,原來是一家孤零零的商舖,在懶洋洋地招徠顧客,店裡有幾位店員倚著櫃面聊天。那時商業不算發達,哪像現在如此繁盛。轉到古運河河畔,當年乾隆帝下江南時船隊便駛過這裡,帶著雨點的楊柳拂面,江南草木清新味道撲鼻,我只能遙想那種情景。

 瘦西湖西段的「二十四橋」,除「二十四橋」之外,還包括「春台祝壽」,乾隆年間稱為「春台明月」。遠看像玉帶橫陳的白色拱橋,是由漢白玉砌成,四周遍種芍藥,因而又被稱為「紅藥橋」。傳說隋煬帝曾在月夜裡命二十四名宮女在橋上吹簫,故得名「二十四橋」。那故事讓人懷想。唐代詩人杜牧寫過《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流傳千古。二十四橋也因此更加遠近聞名,來到這裡,沒有甚麼人能夠置之不理。

 自然,到瘦西湖就不能不看瓊花,我們就近抬頭細細看,那白色的花並沒有甚麼驚人之處。心裡有些納悶,隋煬帝為甚麼會那樣偏愛?當然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的偏好,隋煬帝雖然貴為帝皇,但說到底也終究還是肉胎凡人,理應不會有甚麼特別過人之處吧!忽聽有人在喊:「我們找一處沒人的地方去!」沒人的地方?我們不禁大樂,園裡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紅男綠女,哪有靜悄悄的僻靜地?比如「釣魚台」,那是取景的好地方,遊人擠得水洩不通,稍站一下準備拍照,人群就不知從甚麼地方湧過來。這裡深入湖心,本是演奏絲竹樂器的地方;傳說乾隆皇遊到這裡,忽然有了釣魚的雅興,可是魚兒偏偏不識趣,急壞了左右;陪同的鹽商趕忙悄悄地吩咐懂水性的人,帶著活魚潛下水去,以荷葉遮擋,用荷莖當吸管呼吸。乾隆釣到了魚,龍顏大悅。全中國叫「釣魚台」的地方不少,瘦西湖的釣魚台不大,卻極富特色,名氣很響,大概和這故事有關吧!我們徘徊水邊,遙想當年,歷史風塵在眼前緩緩飄過。

 瘦西湖之外,在清代,揚州曾有「園林甲天下」的美譽,至今還保留許多優秀的古典園林。其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應數坐落在古城北隅的「個園」了。它是在清代嘉慶年間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擴建而成。園雖不大,卻處處體現造園者匠心獨運之處,特別是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了分峰用石的手法,利用不同的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走進園裡,人們就好像跨入一年四季,令人驚歎。

 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園林,我們進入園林,首先吸引眼睛的是月洞形園門。門上石額書寫「個園」二字,「個」是竹葉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也借指竹,點明「個園」主題。進入園門向西拐,是與春景相連接的一大片竹林。竹林茂密、幽深,把太陽擋在天外,涼風陣陣,好不爽快,呈現的是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他們說,個園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意境。個園旨趣新穎,結構嚴密,是中國園林的孤例,也是揚州最富盛名的園景之一。

 還是去寺廟看看吧!揚州「大明寺」始建於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大明年間(公元457─464年),又稱「棲靈寺」;又因其位於唐城之西,也稱為「西寺」。唐代棲靈塔毀於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毀。重建後,寺名也由棲靈寺復名「大明寺」。到了清代(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看到「大明」二字很不高興,認定揚州人思念明朝,所以改名「法淨寺」。一直到1980年,鑒真大師塑像從日本回中國,才又恢復原名「大明寺」。看了「康熙御碑亭」和「乾隆御碑亭」,我們在「棲靈塔」附近的樹下張望,忽見遠處L在冒充攝影師給人拍照,原來找他找得半死都不可得,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大喊,「L!L!」但他毫無反應,只是一味沉醉在他的拍攝目標上,C看得無奈,算了吧,你喊破嗓子也沒用,它原本是古跡,隋文帝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在大明寺內建樓高九層的棲靈塔,塔內供奉佛骨,意為佛祖即在此處。到了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一代勝跡竟化為灰土。1980年趁鑒真大師塑像回揚州「探親」,業界人士倡議重建,1988年由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師選址東園,重建棲靈塔並立奠基石。瑞祥法師圓寂後,能修法師繼續主持工作,率眾僧省吃儉用,募化資金。於是這恢復當年之優俊之新棲靈塔便出現在我們眼前了。

 那晚,我們吃了著名的淮揚菜,對「獅子頭」尤其讚不絕口。C兩個在揚州的碩士畢業生說:「廚刀你們領教過了,理髮刀你們又不理髮,那就算了。但修甲刀可真的要試一試。」於是帶我們去揚州最好的推拿按摩舖,推拿、掏耳、修指甲,還分大師級和普通級,當然價格也不同。我們躺下靜候,但見大師推門而入,本以為是老師傅,燈下一望,卻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我在睏倦中不知不覺墮入夢鄉中去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春風十里揚州路 (2012-07-10) (圖)
豆棚閒話:密 鑰 (2012-07-10) (圖)
心靈驛站:書之韻 (2012-07-10)
人文世相:為何偏偏是姚鼐 (2012-07-10)
詩情畫意:七律 詠宋史 (2012-07-10) (圖)
歷史與空間:公園裡的歌聲 (2012-07-08) (圖)
亦有可聞:牛奶 (2012-07-08) (圖)
生活點滴:韭菜情結 (2012-07-04) (圖)
豆棚閒話:毛邊書 (2012-07-04)
開卷有益:一曲雲水釋禪心 (2012-07-04) (圖)
古今講台:端午說屈原 (2012-07-04)
歷史與空間:高山流水歎知音 (2012-07-04) (圖)
歷史與空間:雞毛禮讚 (2012-07-03) (圖)
來鴻:生命裡的世外桃源 (2012-07-03) (圖)
心靈驛站:書緣 (2012-07-03) (圖)
豆棚閒話:透網金鱗 (2012-07-03)
詞話詩說:睜開眼 (2012-07-03)
歷史與空間:江南堂名 (2012-07-01) (圖)
熱點詞評:歐國盃 (2012-07-01) (圖)
文藝天地•來鴻:自己人(下) (2012-07-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