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導年輕一代認識國情竟是錯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08]     我要評論

錢志庸律師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

 身為土生土長,在外國完成學業的香港人,對「國情」一直都有一種飄忽的感覺,既熟識又陌生。有時好像能夠透視背後玄機,但有時卻完全摸不著頭腦。不過,對於目前有些人反對推行「國民教育」,又實在有點莫名其妙。難道教導年輕一代認識國情,都是一件錯事?

 回港工作後,逐漸參與社會公職服務,有更多機會與業界聯繫,到內地「交流」,接觸「國情」的機會亦愈多,發覺「國情」真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香港人與內地朋友在文化上,存在相當的差異,加上成長環境的不同,使到大家對同一件事,可能會有南轅北轍的觀點。

認識「國情」刻不容緩

 如果只是交交朋友,這種差異根本不算什麼,有時還會為交流中增加「談資」,幫助打開話匣。不過,隨著香港與內地的交往日趨頻繁,不少香港人需要北上「搵食」,而CEPA的日漸深化,使到香港各專業界別,都將目光轉移到內地,直到此時,大家才驚覺,對「國情」的了解,十分皮毛,而且有時會不自覺地誤踩「地雷」,觸犯內地的禁忌。如果貿然北上,好容易「撞板」。由此,香港一些與內地有聯繫的機構,紛紛舉辦「國情」培訓班,專業人士對此趨之若鶩。

 其實,「國情」培訓班的重點就是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這點,可以說容易,又可以說艱難。甚麼是中國人的事情,最近我有兩件難忘的事情,可以同大家分享一下。

 在剛結束的倫敦奧運會中,國家游泳隊隊員孫楊在男子400米自由泳項目中以3分40秒14的最終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並獲得國家男子游泳奧運史上首枚金牌。孫楊在完成賽事後,雙手拍水,向天吼叫的場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另外,「啟豐二號」成功搶灘,來自香港、澳門和內地的勇士,面對日方的包圍衝撞,將自身的安全豁出去,手持國旗衝上釣魚島。這一刻,他們高聲歌唱《義勇軍進行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從電視畫面傳來的這一幕,雖已是半個月前的「舊事」,但至今仍在腦海中盪漾迴旋。

 兩件事件一靜一動,卻是相互交織,讓人有點眼濕濕,「毛管戙」的感覺。正是這一刻,大家都已找到身為中國人的那種感覺。

 有人說,愛國不是「盲目」,做得好就讚,做不好就罵。這說法看似合理,但卻是歪理。因為愛國是源於「生於斯、長於斯」、「吾土吾民」,純樸的愛鄉懷土情愫。政府做得好固然予以擁戴,但若是做不好,就建言獻策,亦會責之深切,但絕對無損愛國情懷。須強調,對於國家的關愛,是完全沒有前提條件的,不會因政府或執政黨的表現而選擇性愛國。

了解國情助年輕人發展

 正所謂凱撒歸凱撒,撒旦歸撒旦,是愛國還是「去中國化」,端乎一念之間,不用解釋,亦解釋不了,但不要以污衊國家和國民教育,而試圖尋求開脫。身為專業人士,我們要做的,是一方面堅持我們香港人核心價值,一方面以務實的心態,去了解,去明白目前的國情。至於對執政黨的表現,就是其是、非其非,但若是不了解、不參與,不建言,只是瞎讚賞或瞎批評,都是不負責任,亦全無意義。

 事實上,改革開放30年後的中國社會,發展相當迅速。香港人在國家發展前進的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目前,國家發展已經跨進朝向國際化和以服務業為主的新台階,對於專業服務的需求,十分殷切。深圳的前海、珠海的橫琴、廣州的南沙,都在在需要香港人,特別是專業人士提供其專業知識,協助國家進一步發展,提高國民的生活水準,從而改善整體社會的精神面貌。

相關新聞
工聯會應拆票保慧琼劉華奪勝利 (2012-09-08)
來論:配票爭取最後一席是選舉工程重中之重 (2012-09-08)
教導年輕一代認識國情竟是錯事? (2012-09-08)
IT界議員任重道遠 (2012-09-08)
劉夢熊公開辯論邀請書 (2012-09-08)
別讓公民黨等激進反對派得逞 (2012-09-08)
理性討論國民教育 共建和諧香港家園 (2012-09-07)
來論:民主黨公民黨人民力量大廝殺 (2012-09-07) (圖)
理性探討德育及國民教育的推展 (2012-09-07) (圖)
為了港人福祉 選愛國愛港理性務實候選人 (2012-09-07) (圖)
廿四味:挑動兩地對立 對港有何益處? (2012-09-07)
反「國民教育」走過頭了! (2012-09-07)
管見集:《蘋果日報》暴露「反國教」乃選舉炒作 (2012-09-07)
機制調整得宜 可解港鐵票價爭議 (2012-09-07)
指點江山:嫻姐應拆票保慧琼 高風亮節顧全大局 (2012-09-06) (圖)
亞視女記者採訪遭干擾侮辱 麥燕庭為何沉默不出聲? (2012-09-06)
西座內望:民主黨救亡須與公民黨劃清界線 (2012-09-06)
關注組為反而反缺乏理據 (2012-09-06)
揭穿反對派搶票十鬼招 (2012-09-06)
不搞福利主義建構關愛香港 (2012-09-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