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結伴遊同里。文友之中,有不少是海內外的傳媒人,對同里園林,一致稱許。
同里鎮內有一家兼賣紀念品的咖啡廳,十分古樸。
店主是一位年輕女孩子,她說她設計不少紀念卡,大都是以同里風景入畫的,很是雅致。
她表示,遊人購買紀念卡後,付了郵費後,可以委託她們日後再把卡寄給自己或朋友。
所謂「日後」,最長可以是十年,一、二年,甚至明天也可以。
我笑問她,十年人事幾滄桑,會不會只是一個噱頭。她說,正如同里,變的是外間世界,同里可沒有變!
話含玄機。
文友紛紛買卡並預付了郵費,並交代她什麼時候寄卡。
最多文友是取一年後郵寄的方式,有些是一、二年後,有一位文友寫了五年後才寄。
我與一位香港友人都不為所動,畢竟未來有太多變數了,也許這正是香港人的心態。
一天同里遊,恍如同昨夜夢繞中。
歲月不居,日月嬗變,置身同里中,一街一巷,一園一水,都成了時間的凝鏡,那一縷古意的況味,似乎並沒有隨時間在手指縫溜走。
正如陳從周為《紅樓夢》大觀園所題的「紅樓一夢真中假,大觀園虛假幻真」之句,頗能引人對同里園林的聯翩遐想。
陳從周一再強調,中國園林的引人入勝之處,正是含蓄不盡,中國園林也被視為修身養性的地方,令人顧盼回味的。
陳從周表示:「擇境殊擇交,厭直不厭曲,造園須曲,交友貴直,園能寓德,子孫多賢,故造園既為修身養性,而首重教育後代,用園林的意境感染人們讀書、吟詠、書畫、拍曲,以清雅的文化生活,從而培養成正直品高的人。因此造園者必先究理論研究與分析,無目的以園林建築小品妄湊一起,此謂之園林雜拼。」
陳從周用意是,今人造園大都以炫耀財富為尚,失去故人修身養性旨意,所以往往胡亂拼湊,不成氣候。
陳從周表示,古人把中國園林人性化了,今人只重形式不求內蘊:「文章書畫演戲講氣質,園林亦復如是,中國人求書卷氣,這一條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命脈,色彩方面,要雅潔存質感。假山用混凝土來造,素菜以葷而名,不真了。」
他又說:「『質感存真』,虛假性的,終是偽品,過去園林中的楠木廳、柏木亭,都不髹漆,看上去雅潔悅目,真假山石終比水泥假山來得有天趣,清泉飛瀑終比噴水池自然,園林佳作必體現這真的精神,山光水色,鳥語花香,迎來幾分春色,招得一輪明月,能居、能遊、能觀、能吟、能想、能留客,有此多端,誰不愛此山林一角呢!」
陳從周以大觀園為例,更指出:「有時假的比真的好,所以要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假假真真,方入妙境。」
從二度遊同里,體會其一(假)山一石之妙,更體會到陳從周的真知灼見,「蘇南之園,其池多曲,其境柔和。寧紹之園,其池多方,其景多直。故水本無形,因岸成之,平直也好,曲折也好,水口堤岸皆構成水面形態之重要手法。至於水柔水剛,水止水流,亦皆受堤岸以左右之。石清得陰柔之妙,石頑得陽剛之健,渾樸之石,其狀在拙;奇突之峰,其態在變,而醜石在諸品中尤為難得,以其更富於個性,醜中寓美也。石固有剛柔美醜之別,而水亦有奔放宛轉之致,是皆因石而起變化。」(「同里文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