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秋月寒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30]     我要評論

 ■文:青絲

 幼年的某個秋夜,隨母親到河邊洗衣,天上一輪皎潔的秋月,照耀如同白晝,天地出奇的寧靜,清澈的江水之上皺銀鋪雪,水面風來,波光粼粼。原已被溶解在夜色之中的夾岸青山,也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銀妝,掩映著城市遠處的青熒燈火,整個意境,猶如一幅闃寂淡宕的畫卷。立於河畔的我,雖然只是個蒙昧稚子,卻也能夠感受到這樣的秋月,這樣的秋水,帶有幾分落寞和幽寂,具有一種清清冷冷的詩意。從此,這幅美景就永遠地被刻畫在我的心版上。

敝鄉的夏和秋,過渡不是很明顯,等人們覺察到秋涼時,往往已是將近冬天了。但是,秋天也是絕對不會被忽略的,且不說秋禾成熟,蟹肥桂花香,就是從澄澈的秋月,晶瑩的秋露,都可以分辨出與夏天的不同。古人把秋月形容為光潔無瑕的白玉,把秋露形容為瑩潤的珍珠,既形象,又有所寄托。儒家將君子比德於玉,被人格化的玉,是道德精髓的化身,而把秋月比擬為玉,則是道德教化的進一步外延。黃庭堅詩云:「德人天游,秋月寒江。」就是把明亮皎潔的秋月比附為君子之德,形容一個有才德的人,內心就像是秋月映照下的江水一樣清澈明淨。

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之夜,蘇軾在密州任所與人通宵痛飲,卻依然掩蓋不了內心中對弟弟的思念,遂以皎潔的秋月起興,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水調歌頭》,被奉為中秋詞的圭臬:「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不過也能找到不同的聲音,晚清大儒王闓運就推崇南宋張孝祥的《念奴嬌》,認為「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飄飄然有凌雲之氣,相比起來,蘇軾的《水調歌頭》猶有塵心。

我個人也更為喜歡張孝祥的詞,尤其喜歡「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裡皆澄澈。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幾句,對那種風情搖曳、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意境總是覺得很熟悉。其實我並沒有親歷過洞庭秋月,我所熟悉的只是記憶裡的景色,由此便可想像到於天空地淨之間,洞庭湖水與明月上下爭輝的情景。只要是有相似的背景可以取用對照,我就會有無限的想像樂趣。

南宋嚴羽也有一首與之相似的《聞笛》詩:「江上誰家吹笛聲,月明霜白不堪聽。孤舟萬里瀟湘客,一夜歸心滿洞庭。」讀的時候,結合我曾有過的經歷,那種羈旅他鄉、恨不能歸的落寞意緒,頓然就在心裡有了一種交匯。映照整個洞庭的清冷秋月,只是敲愁助恨的襯景,它所構築的意境,不僅觸發了詩人的愁思,也引起了千載之下人們的普遍共鳴。

秋月寒江,既是被抒情化和心靈化了的景色,也是一種可以遵照處世的人格風骨。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2012-09-30) (圖)
古典瞬間:秋月寒江 (2012-09-30)
歷史與空間:「阿里山神」吳鳳 (2012-09-26)
亦有可聞:商鞅的尚奸愚民 (2012-09-26)
古今講台:吃月餅吃湯丸 (2012-09-26)
來鴻:歲月,在我們腰上 (2012-09-26)
豆棚閒話:羞辱與拯救 (2012-09-26)
畫中有話:京城兔兒爺 (2012-09-26) (圖)
歷史與空間:趙普家的瓶子 (2012-09-25)
古典瞬間:武侯祠裡想起「盡亮」 (2012-09-25)
詩情畫意:本份 (2012-09-25) (圖)
詞話詩說:蓋亞 (2012-09-25)
心靈驛站:母親的名章 (2012-09-25) (圖)
歷史與空間:淺談新安畫派 (2012-09-23) (圖)
詩意偶拾:偶 作 (2012-09-23)
熱點時評:哈囉喂 (2012-09-23)
文藝天地•手寫板:獵魚和種珊瑚 (2012-09-23) (圖)
文藝天地•短載:定向的河流(十六) (2012-09-23)
歷史與空間:知足與自製 (2012-09-19) (圖)
古今講台:說起月餅口饞 (2012-09-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