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阿里山神」吳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26]     我要評論

 ■盧一心

 走在平和的大地上,說起歷史人物,必然要說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從平和過台灣的「阿里山神」吳鳳。在台灣,吳鳳更是大名鼎鼎的「阿里山神」。吳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歷史人物呢?

 「愛人甚於愛己,憑一片赤誠。化除種族積久冤仇,正符孫總理嘉言:不作大官,應作大事。

 成仁即是成功,灑滿腔熱血。持續宇宙永恆生命,豈讓鄭延年偉績:造福全島,示範全民。」

 這是國民黨元老和平老人邵力子為台灣嘉義縣的吳鳳廟題所寫的對聯,也是對他的歷史評價,這幅對聯充分概括了「阿里山神」吳鳳的傳奇人生和所做貢獻。

 連橫在《台灣通史》裡有這樣一段話:士有殺身成仁,大則為一國,次為一鄉,又次則為友而死。若荊軻、聶政之徒,感恩知己,激憤捨生,亦足以振懦夫之氣,成俠客之名,歷百世而不泯也。嗚呼,如吳鳳者,則為漢族而死爾。迄今過阿里山者,莫不談之嘖嘖。然則如鳳者,漢族豈可少哉?頂禮而祝之,范金而祀之,而後可以報我先民之德也。這段話應被視為對吳鳳最公正的評價。

 關於「阿里山神」吳鳳的事跡,史料這樣記載:吳鳳(1699-1769),字符輝,福建平和大溪壺嗣村人,五歲隨父母渡台,後被尊稱為「阿里山神」。壺嗣吳氏,自始祖吳文應於明洪武4年(1371)肇基至今639年,傳丁26代,族人遍佈全國。作為吳鳳故里,家廟歷經200多年,至今保持完好,現已被確認為省級保護文物。

 從史料上看,吳鳳的父親吳珠不僅是個生意人,還懂得醫術,渡台後住在諸羅大目根堡鹿麻莊(今嘉義縣中埔鄉),屬阿里山地區。當時還很落後,意識形態尚未受到現代文明的啟蒙,生活與生存方式以野居和野食為主,並以村寨結社形式存在。據載,阿里山地區當時有大小族社四十八社,每社數百人,由於彼此間缺少溝通,又處於原始野蠻階段,互相間常發生一些矛盾與衝突。吳鳳從小在當地長大,受父母親影響,勤奮好學,仁宅心厚,治病救人,廣施愛心,沒有族群偏見,當地土著對他沒有敵意,後來,清政府為推行「撫番」政策,任命吳鳳為阿里山通事,吳鳳不辱使命,勤於政事和溝通,很快受到了當地人的擁戴。

 然而,由於落後和原始,當地族人每年要舉行一次大型祭奠活動,叫「栗祭」,每次活動要用人頭做貢品,通常這個時候,族人就要去殺一個其他族的人,用其人頭做貢品。吳鳳上任第一年,決心改掉這種惡俗,即力勸族人,可是,當地族長們說,我們平常很相信你,也願聽你的話,但這件事關係太大,如果不用人頭,天神發怒,我們吃不消。吳鳳幾次力勸無效後,最後達成協議:以牛代人,每隔一年再用人頭以祭神,試圖以拖待變。可是時間過得太快,很快就到第二年,族人又要來取人頭,眼看再也推延不過,當時恰巧發生義軍起義,死了不少人,吳鳳急中生智,把那些死者首骨藏起來,每隔一年將一具人頭給族人,可是,幾年後首骨也用完了。當族人又派人索討人頭時,吳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嚴詞相告,不許再妄殺無辜。族人被他感動,應允不再用人頭祭神。可是,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橫禍。乾隆三十四年,當地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族人就以為是因沒有人頭祭神,導致神靈懲罰,於是氣勢洶洶要找吳鳳算帳,聲言一定要再殺人以謝神。吳鳳知勢不可止,好言相慰,並告訴他們:「明天一早,山中有一紅衣帽的行人,你們可取他的頭。但是有言在先,只准殺這個人,以後不准再殺人。」族人歡呼而去。族人走後,吳鳳又告訴兒子,我們和當地人是朋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要永遠做朋友,你們記住了。第二天早上,族人果然見山道上走來一穿紅衣戴紅帽的老者。於是,族人蜂起張弓射殺,取其首,這才愕然發現紅衣者是通事吳鳳。各社族人聞知,悲痛至極,號哭之聲震撼山林。吳鳳既殉職,眾社酋長聚議,立誓從此戒除「栗祭」惡俗。

 吳鳳用自己的捨身成仁換取族人的覺醒,讓各族人從此修睦並走上和好,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難怪族人會把他尊為「阿里山神」並奉祭在忠王祠,當然,這是史料上的真實記載。至於現在仍有少數當地人對吳鳳心存有反感乃至拒絕,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涉及到本族人的尊嚴問題,他們認為吳鳳的事跡有醜化族人之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民族,最早的先民,也就是處於原始和落後階段的先民,都有其愚昧和野蠻的歷史。換言之,這並不是哪個民族的錯誤,而是人類進化的必然階段。任何一種文明的發展也都是從原始和野蠻開始的,完全不必忌諱和迴避,這就是歷史,這也是人類的宿命。

 其實,吳鳳去世後,被尊為「阿里山神」,這就夠了,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何況,在嘉慶年間,繼任通事楊秘根據漢族同胞之願,在今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立廟禱祀,稱「阿里山忠王廟」。每年於吳鳳忌日舉行祭祀。此外,吳鳳生前供職的阿里山一帶,後取名為「吳鳳鄉」,還興辦起「吳鳳中學」。嘉義火車站廣場,雕塑吳鳳銅像。蔣介石先生還為吳鳳廟題「捨身成仁」匾額。吳鳳墓至今保護完好,莊嚴肅穆。後人也為其墓題聯曰:「秉浩然氣,以救世心,為生民定命,立德立功同不朽。捐百年身,樹千秋業,受萬家屍祝,其人其事永流芳。」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阿里山神」吳鳳 (2012-09-26)
亦有可聞:商鞅的尚奸愚民 (2012-09-26)
古今講台:吃月餅吃湯丸 (2012-09-26)
來鴻:歲月,在我們腰上 (2012-09-26)
豆棚閒話:羞辱與拯救 (2012-09-26)
畫中有話:京城兔兒爺 (2012-09-26) (圖)
歷史與空間:趙普家的瓶子 (2012-09-25)
古典瞬間:武侯祠裡想起「盡亮」 (2012-09-25)
詩情畫意:本份 (2012-09-25) (圖)
詞話詩說:蓋亞 (2012-09-25)
心靈驛站:母親的名章 (2012-09-25) (圖)
歷史與空間:淺談新安畫派 (2012-09-23) (圖)
詩意偶拾:偶 作 (2012-09-23)
熱點時評:哈囉喂 (2012-09-23)
文藝天地•手寫板:獵魚和種珊瑚 (2012-09-23) (圖)
文藝天地•短載:定向的河流(十六) (2012-09-23)
歷史與空間:知足與自製 (2012-09-19) (圖)
古今講台:說起月餅口饞 (2012-09-19)
亦有可聞:陝西名茶甲天下 (2012-09-19) (圖)
心靈驛站:無生之物的常存 (2012-09-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