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區與內地政府合作功能急需加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11]     我要評論

梁偉浩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中華總商會內地事務委員會主席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曾在多個不同場合,表達了對提升香港特區政府與內地政府的合作機制,也就是俗稱G to G機制的關注與重視。這是非常有針對性和迫切性的要求。筆者認為,政府切實加強與內地政府合作機制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便是全面強化香港特區政府駐中國內地(京、粵、滬、成都)經貿辦事處的功能,大力提升其人員質素及人數,增加布點,才能及早回應香港以及內地對此日益繁重的需求。

 國家批准的香港駐內地迄今有四大辦事處及一個聯絡處,分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1999年成立)、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2002年成立)、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2006年成立)、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2006年成立),以及駐重慶聯絡處(2012年成立)。它們都由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管理。從上述成立日期可見,近六年中,香港特區政府駐內地機構只增加了一個重慶聯絡處,可見其增長步伐遠遠不能適應實際需求。

辦事處的職能至少有九項

 這些辦事處不但須兼顧眾多職能,且所要涵蓋的工作範圍也「遼闊」到無法有效行使職能的程度。以筆者的了解,這些辦事處的職能至少有九項:(一)與當地政府及有關機構的緊密合作,發展和加強香港特區與當地的經貿關係;(二)向香港特區政府匯報當地發展情況,並向當地官方及民間機構提供有關香港的資料;( 三)推動與當地合作和參與相關活動;(四)協助香港特區政府各局/部門推展與當地有關的工作項目,並協助與當地政府聯繫;(五)就香港特區與有關省市發展關係的政策及措施向香港特區政府提供意見,包括搜集資料及進行研究、協助制訂策略;(六)主動聯繫當地港商,加強對話;透過有效渠道,反映和跟進香港投資者共同關注的課題;並協助香港投資者取得當地商貿政策、法規和最新資訊;(七)主動提供資料和協助,吸引當地企業到香港特區投資;(八)推廣香港,提升香港正面形象及推介香港的專業服務;(九)加深內地民眾對香港的認識;處理前往香港的入境申請;以及為在內地遇上困難的香港居民提供實務性的協助。

每個辦事處處理的業務十分龐雜

 每個辦事處所涵蓋管轄的區域範圍極廣,要處理的業務十分龐雜。據香港立法會的資料,僅香港駐內地辦接受的求助和查詢個案數目就相當驚人。然而這些辦事處的編制卻極有限,如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就只有約30名職員,日常工作捉襟見肘,疲於奔命,更遑論主動拓展。要知道,廣東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帶,向來是香港的經濟腹地和最密切的商貿夥伴,是香港境外最大投資的目的地,也是最多香港公司長駐營業的地方。至2011年底,廣東省經批准的港資企業累計逾11萬6千家,長年在廣東工作生活的香港市民達到七八萬人。可駐粵辦除了服務於上述對象及機構之外,還必須設立入境事務組,為身處周邊五省區的香港居民提供緊急支援服務。以如此之少的資源,去應付如此大量及重要的工作,自然是無法適應需求。

 為此,筆者建議:

 一、香港特區政府和立法機構及早研究,並提請中央協助落實增加香港特區駐內地機構數量、人員編制以強化功能,增進香港與內地合作的計劃。

 二、適當提升駐粵、駐滬等重點地區機構主管的級別,以解決因人員層級未能與內地相應政府部門主管對口而難以開展工作的矛盾。

 三、提升駐內地辦事機構人員質素,合理地增加內地員工比例,加強培訓。提高員工對國情、駐在地省情民意以及企業的了解,敦促駐內地辦事機構以更具親和力的工作方式與當地政府、企業以及各界人士接觸。

 四、積極統籌本港駐內地官方及半官方機構的資源,如貿易發展局、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派駐機構,以及民間組織,如工聯會及其他一些慈善組織、文化團體等的力量,以形成在內地的協同效應。

 五、要求駐內地機構大力建構當地網絡,而且首先要做到對在當地的港企、港人有全面的了解,以盡可能建立清晰的聯繫網絡,以借助他們的力量在當地更好地為香港開展各項工作。

 六、駐內地機構也必須進一步增強對港人、港企,以及駐在地政府及企業、市民的服務意識。例如:可積極開展針對負責區域投資環境的深入調研,為港企的市場開拓提供專業的數據參考;另外,亦可對在該地區經營的港企資料進行統一的收集與登記,以便在訊息的雙方傳播、服務,突發事件的聯繫上與當地港企取得直接聯繫。事實上,如果駐內地辦事機構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功能,收集好駐當地港企及港人資料,做好服務,就能大大提升特區政府的形象,帶來正面的多元效益。例如,僅在廣東的一萬多家港企若能更主動配合香港政府的工作,則駐粵辦的工作就將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七、駐內地機構必須更加重視對內地港人民生問題的應對。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調查,2010年7月至9月,在統計前12個月內曾在內地工作的港人約有17.5萬人。另據香港政府統計處今年初的調查,約有4.6萬名年滿65歲的港人在廣東居住或長期逗留,另有約1.6萬名在福建。但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估計,在內地養老的港人已超過15萬人。除養老及工作外,北上攻讀、旅遊、包括自駕遊的人士也急劇增加,再加上眾多的、較早前出生的雙非嬰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特區政府有責任保障其權益。上述人士均有可能在各方面如教育、醫療等需向香港駐內地辦事處查詢,甚至尋求支援。因此政府駐內地機構在民生方面的工作壓力,也必將成倍數增長,當局必須及早規劃,預作因應。

相關新聞
梁愛詩提出的問題切中肯綮 (2012-10-11) (圖)
特區與內地政府合作功能急需加強 (2012-10-11)
黃毓民不效忠「香港特區」有什麼資格當議員? (2012-10-11)
大學排名與香港亞洲教育樞紐之夢 (2012-10-11)
教而誅之 方顯正道 (2012-10-11)
公民黨有麻煩了 (2012-10-11)
謝長廷「開展之旅」帶動綠營與大陸交流 (2012-10-10) (圖)
將橫琴打造為粵港澳文化緊密融合示範區 (2012-10-10)
自留地:嚶其鳴矣 求其友聲 (2012-10-10)
政經多面體:泛政治化阻礙政府施政 (2012-10-10)
海難見真情 港府效率高 (2012-10-10)
慎防反國教白色恐怖延續 (2012-10-10)
縱論香港:梁振英果斷妥善處理海難 彰顯急民所急施政理念 (2012-10-09)
龍聲飛揚:「反國教」蛻變令人擔憂 討論不應變「二元對立」 (2012-10-09)
環球視野:中共十八大召開的重大意義 (2012-10-09)
是生命重要還是搞政治攻擊重要? (2012-10-09)
祭出龍獅旗暴露「港獨」居心 (2012-10-09)
明刀明槍:黃之鋒為什麼不能批評? (2012-10-09)
謝長廷訪陸「開展之旅」 邁出重要一步 (2012-10-08)
長者生活津貼旨在扶貧 (2012-10-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