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亭子是個絕妙的歌唱之地。 網上圖片
晨 風
去頤和園,走在蒼松翠柏的萬壽山下時,遊人們經常聽到山上飄來一陣悅耳的合聲,拾階而上,便見山道的碎石小道邊一個古樸的亭子中,有幾位歌者在合唱外國民歌,低音與高音部配合得非常和諧,引得很多路人駐足仔細傾聽;有時,一些偶爾路過的外國旅遊團也會停下來傾聽。某日歌者們合唱俄羅斯民歌《垂柳》,三個聲部配合得非常動聽,正好路過一個個俄羅斯旅遊團,老外們便駐足一同唱起來,團裡的俄羅斯兒童也都會唱這首歌。
亭子是個絕妙的歌唱之地。一邊是小路,三面都掩映於高大的樹木之中,空氣清新,喜鵲與松鼠在山石上跳來跳去。某天聽罷一曲,我與歌者攀談起來,讚美她們動人的歌聲。歌者們多數是退休者,有原國企員工,有原機關幹部,有的原來是專業人員。很多歌者,大家在亭子中唱歌時一見如故,因都熱愛美聲便結為歌伴。歌者們多數都不年輕了,有位劉女士已經50開外,有位張女士已經70多歲了。這樣的年紀,過去都得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照顧孫輩,現在呢,卻天天背著旅行袋跑到公園來唱歌,這就是時代的進步吧!當然,也有年輕人,比如一個愛唱歌的小保安,到北京來尋找歌唱之夢,只有20出頭。
聊一會兒,有歌者便熱情地向初學者傳授美聲的技巧,張女士總是強調:任何唱法,都離不開美聲訓練。劉女士總是強調:想唱好歌,練聲時間一定要超過唱歌的時間。她們孜孜不倦地練習頭腔共鳴、腹式呼吸,耐心地交流心得,傳授打通聲道的「偏方」。
亭中有位年過70的義務「藝術總監」,大家都稱他為吳老師。吳老先生精通音樂,是個極棒的男高音。現在雖然腿腳不便拄著枴杖,可幾乎天天來亭中坐陣,對求教者來者不拒,可謂「有教無類」。無論什麼程度的歌唱愛好者,吳老師都能因材施教,指出你的毛病在哪兒。歌者們說,吳老師每傳授一個技巧,練好了至少得幾個月。最近吳老師傳授的36拍換氣法,為歌者們津津樂道,一個個刻苦練習。雖然我僅視唱歌為偶爾的消遣,與業餘歌手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點兒,但被歌者們的專注與狂熱感動。我想,執著地熱愛一門技藝者,一般心地都能比較單純,能保留一方心靈的淨土。
歌者們有相對固定的聚會時間。比如周日或者周四,有手風琴、小提琴等各種樂器到場,為歌唱者伴奏。周六,是一家四姐妹合唱的時間。歌者雖然都是閒來業餘玩音樂,可玩得特別認真。年復一年,總是在固定的時間,帶著全家大小,帶著裝著水與午飯的拉桿箱出現在亭子中。不久前北京7.21大雨那天,正好是個周六,四姐妹一家幾口照樣在亭中唱歌,後來雨太大了她們才趟著水離開了頤和園。
幾乎每天都在亭中出現的是嗓音甜美的劉女士。在秋風瑟瑟、園中人煙稀少的午後,也常見她獨自坐在亭中。那幾隻在亭邊林上居住的喜鵲與松鼠,在劉女士身邊飛來跳去,啄食著碎乾糧與花生米。混熟了,才知道劉女士曾得過癌症,做過手術之後,便把亭中當成療養之地。每天來園中先做氣功,然後就來亭中閒坐,會友、唱歌、讀書。呼吸著林間的新鮮空氣。這種簡單的生活,自然利於康復。每天,劉女士要花5─10元錢買食物餵小動物。喜鵲、松鼠被餵熟了,也通了人性。據說,有一天傍晚劉女士離開頤和園時,幾隻喜鵲一直跟著飛出了東宮門,在劉女士頭上的天空盤旋了好幾圈,才戀戀不捨地回了頤和園的亭邊山林。
張女士也得過癌症,不久前動了手術。身體剛好點兒,就又跑到頤和園來唱歌。張女士達觀又熱心,根本沒有拿自己當病人,經常帶些自己做的炸丸子、芝麻醬烙餅等美食來與歌友們分享。十年前,她與歌友一起參加過中央電視台的草根選秀節目,一曲《茉莉花》讓他們獲了個頭等獎。後來歌者們出國的出國,做生意的做生意,退休的退休,就天各一方了。沒想到十年後,其中有些歌友竟然又在亭間相會,唱起了新的歌。我發現歌者並非僅推敲音樂,也推敲生活,且很多人是極好的朋友。那位劉女士說,她跟張女士不過認識幾個月,就由一起唱歌繼而成了知己,互相鼓勵戰勝病魔,沒事兒還一起包餃子。
來的次數多了,才知道來亭中養病的並非張、劉女士二人。亭中的歌友每每也就是病友。有人得過癌症,有人是慢性病,有的則是腰腿不便。一位常來伴奏的手風琴愛好者說,他已經換了兩次肝。聽著那激情的琴聲,那豪放的言談,幾乎不相信他曾與死神擦肩而過。可能正是音樂與朋友,讓那些得過絕症的人,找到了生之快樂。
就是亭中歌友會的「藝術總監」吳老師,來頤和園也是玩歌與養病兼顧的。吳老師退休之後,已在頤和園教了十幾年歌。他說:人的一生,半輩子在單位聽領導指揮,為了生活什麼都得忍著,退休後才能過幾年自由自在的日子,有工夫做自己喜歡的事。人生能自由自在的時間其實沒有多少。
去年吳老師摔傷了腿,之後就只能拄個拐來頤和園唱歌,往往在亭中一呆就是一天,旅行袋中裡裝著歌本、水和乾糧。吳老師說,反正我在家呆著腿也是痛,還不如上亭子這兒坐著,熱熱鬧鬧倒能忘了痛。我想,吳老師當義務指導,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老吳的那種達觀,讓人悟出生命的短暫,及時尋找快樂的重要。如果天下的病痛者,都能有一種愛好,都能主動地結交朋友,不僅於個體的身心健康有利,家庭會更輕鬆,社會也會更美好。有位歌者夫婦說,他們平時在家給後輩看孩子,因為兩代人教育孩子的觀念不同,就經常發生家庭口角,每每心情很不愉快;只有周末到頤和園來唱歌,才能放鬆一下。親人不能給予的快樂,萍水相逢的朋友有時卻能給予。因為彼此沒有承諾,來去自由,反而相處輕鬆愉快。那些被老弱病殘折磨的人,在家裡可能被冷落,可當他們在亭中以音樂為媒相識朋友時,就創造了一個自助的溫暖群體。
一座山間小亭子,在音樂的沐浴之中,成為自救者的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