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有人因為美容,不幸賠上了性命。對我們這些知道自己不美,也不去追求美的人,簡直是匪夷所思,為什麼有人會冒這種險。不過,每人都有一些會動心的事,一動了心,九牛二虎也拉不住。這是一切志業的開始,也是悲劇的禍端。
有了這點同理心,就更能明白美國導演伊力.卡山 (Elia Kazan) 一九六三年作品《America, America》。片子港譯《偷渡金山》,不過我覺得直譯為《阿美利堅.阿美利堅》反更傳神,因為呼喚式的名字,方足以表現那種對美麗新世界的癡心苦戀。
卡山是希臘裔土耳其人,後移民美國,始作俑者是他舅舅,早年不畏千辛萬苦從土耳其率先去到美國,再把家人一個一個接出來。片中男主角就是取材自他舅舅的故事。男主角的經歷,真比粵語長片的苦情戲更苦:一出門就遇上個無賴,欺負他又搶光他的錢,好容易從鄉下去到君士坦丁堡,才發現去美國的經濟艙船票要一百鎊,便去碼頭當苦力,死做爛做做了九個月才賺得七鎊,怎知又給妓女偷去。終於硬著頭皮投靠親戚,親戚見他生得斯文靚仔,便介紹他給有幾個不漂亮待嫁女兒的有錢商人認識,要是看上了他,便入贅可也,索性用婚姻買自由。
跟著便是最好看的一段。有錢商家果然看上男主角,其中一個女兒也喜歡他,已經要談婚論嫁了。有天他上未來岳丈家吃午飯,所有男人都吃飽得要解鬆褲頭鈕才坐得下來,我們的男主角也不能免。坐下來後,未來岳丈就當著女兒面前,向未來女婿描繪他們一家未來的幸福生活:先要為他生兩個男孫,然後他會把所有生意交給女婿,他們一家會去島上度假,會吃很多,喝很多,坐很久,女婿會發福,這樣的生活會經年長久地過下去,而他說話的時候,女婿不能駁嘴。這時未來岳丈問:你覺得怎樣?男主角扭曲著痛苦的面容說:本來就應如此。
之後不久,男主角就踏上開去美國的船,逃離這種可怕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