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布朗伯利科幻世界中的共產隱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學創作從來脫不了政治。作家獲獎或與政治交易等同,撰文出書隨時可成為宣傳意識形態的手段,林林總總的說法,古往今來數之不盡。

 對於外間的肆意指控,不少人選擇執筆回擊,引刀成一快,亦有不少作家擺出「闊佬懶理」的姿態,繼續我行我素,風雨不改。

 如此說來,在美國文壇打滾七十多年的布朗伯利應該屬於後者。他一生創作無數,不少作品都帶有濃厚的政治批判色彩。今年六月他以九十一歲高齡與世長辭,其人其文的政治牽連迅速被重新關注。

 曾經有人說,他絕對是個擾亂美國社會秩序的共產黨員,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文:陳飛 圖:網絡圖片

 雷.布朗伯利(Ray Bradbury)1920年在美國出生,與家人居住在渥克崗,早年作品不少以此作為故事背景。與許多科幻小說作家相似,布朗伯利年紀很輕的時候已是科幻迷,偏愛閱讀天馬行空的作品。布朗伯利曾經描述,他少時最喜愛看愛倫.坡的驚慄小說,同時鍾愛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與卡特(John Carter)的漫畫,不時收聽魔幻話題的電台節目,從小便培養出一顆以異樣眼光看待世界運行的科幻心。

《幻想》與《怪譚》:年少成名

 結果,布朗伯利很快便投入了創作行業。1936年,布朗伯利投稿到當時十分風行的《怪譚》(Weird Tales)雜誌,可惜他的作品並未獲得該雜誌編輯的青睞。然而不到兩年時間,布朗伯利便在不斷寫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風格,終於得以在另一科幻刊物《幻想》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霍勒波岑的困境》(Hollerbochen’s Dilemma)。自此展開他的寫作事業,並一發不可收拾。

 直至2011年,布朗伯利創作了二十七本中、長篇小說及超過六百篇短篇小說,作品產量極之可觀;他的作品更有不少成為美國中學的語文課本教材,包括短篇小說集《黑色嘉年華》(Dark Carnival)和《百萬年野餐》(The Million Year Picnic),長篇小說《火星紀事》(The Martian Chronicles) 和《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等;而且他屢屢獲獎,早於1947、48年已兩次獲得美國文學界短篇小說的最高榮譽歐亨利獎(The O. Henry Prize),2004年更獲頒美國國家藝術獎章。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亦讚譽布朗伯利的成就「(他)重塑了我們的文化,擴展了我們的世界。」

 布朗伯利年少成名,終其一生貢獻文壇,今年年中因病離世引來不少讀者、作家發文悼念。有趣的是,坊間除了重新閱讀他的作品,高舉他的文學成就,亦有報社開始發掘他的生平軼事,並發現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跟共產黨員曾有密切關係。

藉科幻小說挑戰政府

 布朗伯利離世兩個月後,美國著名評論網站The Daily Beast對外宣布通過合法途徑獲得近四十頁的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裡,記錄了聯邦密探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對布朗伯利的數次秘密調查細節,其中包括分析探員在閱讀布朗伯利小說後的評價與取態和對消息發放來源者的查問與對談記錄等。

 1950年,布朗伯利推出收錄了十三個短篇故事的《火星紀事》,書中故事主要描述人類殖民火星時所經歷的孤寂與不安,出版不久後即被讀者評為上佳之作。但在該書出版之前,聯邦密探早已就書中內容寫下評價,「它們(書中故事)反覆以地球人乃掠奪者(despoilers)而非發展者(developers)為書寫母題。」

 事實上,在整個1950年代,聯邦密探還記下了一連串關於布朗伯利的資料:「布朗伯利在年少時已開始搖筆桿維生,早在1942年的寫作已帶給他不錯的生活」、「當時布朗伯利在文壇已有相當的成就」、「撰寫科幻小說、電視和電影劇本的作家雷.布朗伯利……一度被視為挑戰批判美國政府。」

 不過對於最初的調查行動,布朗伯利似乎毫不知情。

告密:作品滲透「毒素」

 檔案中除了包含有關聯邦密探對布朗伯利反動的評價,還有神祕人物馬丁.伯克萊(Martin A Berkeley)的點名指控,令事件更加耐人尋味。

 根據資料記載,自認為前共產黨員的伯克萊曾不只一次指控布朗伯利同為共產黨員:「他顯然與美國編劇協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中的前共黨成員有所連繫。」伯克萊還記述,布朗伯利曾在一次編劇聚會中大罵同儕是「懦夫與麥卡錫分子(指進行不公指控的人)」,而當時編劇群正開會討論是否應該邀請共黨成員入會參與討論。此外,伯克萊繼續向探員提出「科幻小說是散播共產烏托邦精神的有利途徑」、「他的作品中顯然有批判美國資本主義政府的含意。」

 1953年,布朗伯利推出了他往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這部充滿反政府腐敗統治精神的長篇巨著,也成為了別有用心者的口實。

 「科幻作品會令共產主義支持者找到損害政府信譽的縫隙,而作家如布朗伯利佔據了散播損害美國政府統治『有毒言論』的有利位置。」另一位匿名告密者如是說:「這些科幻小說作家的共同目標無非為令美國大眾心生恐懼,以為現今政府的統治會令他們在即將發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輸得一敗塗地。」

懶理謠言 依舊故我

 然而,在眾聲喧嘩的情形下,布朗伯利卻沒有為自己辯解。事實上,他對外間的蜚短流長根本滿不在乎。「在這個國家裡,我見過太多不應懼怕卻令人懼怕的事情。同樣,我在加州見到了太多因恐懼而發起的社會運動,這些運動卻無一與事情的實況相符。我不想再聽到荒謬與嘩眾取寵的言論。我也不想再聽到謊言、偏見、謾罵。我討厭指桑罵槐、謠言。我不想再收到任何一方、任何人的匿名信或無名電話。」

 直到1959年,聯邦密探內部宣布「無足夠證據指控他(布朗伯利)是共黨一員。」

 可是在1968年,FBI又再展開調查,是次目標為監視應邀到古巴文化基金會出席活動的布朗伯利。然而,調查過程中卻出現了不少不明確因素,包括發現出境人姓名為「Roy Bradbury」,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布朗伯利曾前往古巴。當局最終停止調查,並宣布:「在以往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已得知布朗伯利是個自由主義作家,他不斷為反戰行動發聲,進一步調查似乎不需要了。」

保存了一份副本

 事實上,為布朗伯利作傳的著名作家山姆威勒(Sam Weller)早在2005年已看過這四十頁的調查報告。「我不會忘記對談時他的反應。」山姆描述布朗伯利提及聯邦密探調查時的反應:「他邊笑邊揮雙手說:『這些年來我根本沒隱藏甚麼,他們可以深入調查甚麼呢?這根本不值一提。』」

 的確,在去世前,布朗伯利甚少公開討論相關的事情。或許在文學與政治的糾葛中,他對後者根本不屑一顧。

 「不過,可能當時布朗伯利對這一切頗感興趣,他問我要了一份副本。」山姆補充說。

相關新聞
布朗伯利科幻世界中的共產隱秘 (2012-10-27) (圖)
世界的最後一夜 (2012-10-27) (圖)
托爾斯泰 死不瞑目 (2012-10-13) (圖)
難逃歲月的淘洗 (2012-10-13) (圖)
監獄中的人生百態 (2012-09-29) (圖)
罪犯林立的國度 (2012-09-29) (圖)
愛德華七世 比哈里王子更風流 (2012-09-15) (圖)
探.新知:踢走可有可無的技術 (2012-09-15) (圖)
尋找遺產繼承人 (2012-09-01) (圖)
「虛擬遺產」難處理 (2012-09-01) (圖)
人類敗陣 動物稱霸 (2012-08-16) (圖)
探.新知:探測宇宙 驚現「吸血星球」 (2012-08-16) (圖)
這分這秒 世界正美麗 (2012-08-16) (圖)
終極冒險 探索無光之城 (2012-08-02) (圖)
末日避難所 (2012-08-02) (圖)
奧運在英國:奧運會 贊助商的戰場 (2012-08-02) (圖)
人魚傳說 一戳即破的幻影 (2012-07-19) (圖)
奧運在英國:倫敦現代建築 獻給奧運 (2012-07-19) (圖)
登基60年 英女王與民同慶 (2012-07-05) (圖)
女王新書登場 (2012-07-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