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授課時,發現本地學生傾向只學習抽象的英語語言系統,卻忽略與英語有關的文化知識。他們經常拼砌許多文法正確,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語句。有些「中文思維的英語詞句」更鬧出許多誤會和笑話。
禮貌差異 Politeness Differences
以下是英語會話課本裡常見的對話練習。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Chris Wong.
A: How old are you?
B: I'm twenty eight years old.
A: Do you have a girlfriend now?
B: Yes, I do.
如果學生真的遇上一個英語人士,純粹為了練習會話而忽略對方的文化背景和感受,則會讓人尷尬非常。中西方國家對個人私隱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對中國人來說,個人的事則是整個家庭的事;對西方人來說,向不太熟悉的人打聽「Are you married?」和「How much do you earn for a month?」這類私人問題是有失禮貌的。如真的需要這些與姓名、年齡、收入、婚姻狀況等資料時,正確而有禮貌的問法是「Do you mind telling me your marital status?」和「I wonder if I could know your monthly income?」
中國人對於別人的讚美總是保持一種自謙(self depreciation)的態度,但原來這種態度也會造成語用失誤(pragmatic failure)。
A: Look at her! What a cute baby girl you've got.
B: No, she's so ugly.
這回答會讓西方人難以理解,最簡單的回應就這麼一個字:「Thanks!」
又譬如你幫助了一名美國人後,他向你道謝說:「Thank you very much. You've been a great help!」如果你直接把「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翻譯成英文:「It's my duty to do so.」則會讓人以為你是不情願地協助他。其實簡單一句「It's my pleasure.」已達到合乎西方禮儀的原則。
象徵差異 Symbol Differences
我們常聽到的「氣壯如牛」和「像牛一樣幹活」,都是因為中國人千百年來用牛來耕田。不過英語中卻用「馬」(horse)來表達相近的意思,如「as strong as a horse」和「work like a horse」等,因為英國人早期是用馬來耕田的。
又如中國人習慣用「黃色」表達低俗、有害身心的影視刊物,故有些人誤解了用黃紙印刷的「yellow pages」的真實意思,實際上它是「分類電話簿」(黃頁),用以查詢商店、機構、醫院等的登記號碼。而「yellow newspapers」也非指「色情報刊」,是「兒童讀物」。
其實「中文思維的英語詞句」例子真不少,只要你平時多留意東西方不同的歷史、文化、人們心理狀況和表達禮貌的方式,便有助你超越溝通的重重障礙,達到期望的交流效果。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蘇晏生
聯絡電郵:clc@hkct.edu.hk
學部網站:http://clc.hkct.edu.hk/tc/
逢周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