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老師與學生的巧妙互動。 資料圖片
香港絕大多數的教授都是循循善誘地教導學生,務求學生在課程完結時的評分問卷中取得好分數。你有沒有發現,不單是學生,就連教授都要取得好分數?因為教授也有他們的上司,需要有好表現才會被晉升(promotion)。通常在Teaching-oriented University(以教學為中心的大學)中,教授均與學生有不錯的關係,因為教得好,評分好,大家都一齊「有著數」(mutually beneficial)。
教授要「上位」 需靠研究基金
不過我讀的那間大學並不是Teaching-oriented University,而是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以研究為主的大學),所以當中的教授都是靠取得研究基金(research funding)的多少,來決定他們是否可以有「上位」的機會(opportunity of career advancement)。他們會很專心自己的研究項目(research projects),而教書只是他們的副業(side-business),因為他們的research funding都是數以千萬鎊計(tens of millions pounds),足以讓大學支付教授高昂的薪金,所以學生對他們的評分只是非常瑣碎的(trivial)因素,教得好與否,教授根本絲毫不在乎(don't give a damn)。
「天王級」教授 巧妙自我介紹
我自己遇過一個「天王級」(world-renowned)教授,他上堂教書真是非同一般的。正當所有教授在第一堂時都會很謙遜地(humble)介紹自己時,這位research-oriented的教授一上堂,就說:「I am Professor Constantinides.」,然後他在黑板上寫上一條方程式,再說:「Turn to page 138 now. The formula listed on the top-left hand corner has been widely mis-interpreted.」(現在翻到138頁,很多人曲解了左上角的方程式。)
我們那時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看見他指出那條formula是在之前的兩年大學中都沒有其他教授說那是錯的,所以我們大家都感到很懷疑(doubtful)。接著便說:「The correct formula is written on the board.」我們那時才知道為甚麼他寫了那些「正確」的formula在黑板上。
他繼續:「This formula, the one on the board, will always be true, even after I'm gone.(這條寫在黑板上的方程式永遠都是正確的,就算我死了都是。)」要知道這裡的「after I'm gone」不是指我「走」了之後,而是指我「死」了之後。然後他就直接講課,再沒有介紹自己。大家下課之後,便立即上網去「起底」(perform a background check),得知原來Professor Constantinides是電訊工程之父,而那條formula正是他research的成果,在行內的認受性有如我們香港前中大校長高錕(Charles Kao)。勁人果然是與別不同,簡單用一條formula就介紹了自己,「慳水慳力」,又effective(很有效),還使我們好奇自己主動去起他的底,遠好過他講自己的威水史(bragging)。 ■騎呢領隊 岑皓軒
作者簡介:岑皓軒,畢業於英國Imperial College London,著有親子育兒書《辣媽潮爸哈哈B》及與馬漪楠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等。
逢周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