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想學飛行。他努力地拍翅膀,一次、二次、三次,他飛不起來,還受了點輕傷。於是,小麻雀覺得飛行是件很累、很辛苦的差事。他對媽媽說:「媽媽,為甚麼我要學會飛行呢?太辛苦了!我不學了!我就這樣坐著好了!你把巢搬低一點兒吧!你得遷就我嘛!」麻雀媽媽說:「你不會飛,便不能離開這個巢,那麼就不能外出覓食了!」麻雀媽媽拿他沒辦法,只有每天找回來很多食物給小麻雀。小麻雀也就樂得逍遙。
森林的另一方,有一隻小猴子,他的尾巴生來就很短。他想學爬樹,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剛開始時,每次他只爬了那麼一點點,就會失去平衡掉下去,跌個四腳朝天,撞得頭破血流。可是,小猴子真的很想學爬樹,猴子媽媽也很用心地教導小猴子。她不會要求小猴子一下子攀上樹頂,卻總是叫小猴子一步一步地攀上一枝比一枝高的樹枝。最後,小猴子終於學會了爬樹,他看到了很遠很美的風景,也採摘到了很甜美的果實。本來就該好好的飛卻不願學飛的小麻雀呢?他還是坐在他的巢裡,整天抱怨著生活苦悶、媽媽帶回來的食物不好吃。
享受學習樂趣 品嘗學習痛苦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兩個故事想告訴家長們別當「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因為事事遷就子女,事事安排妥當,不讓他們跌倒、不讓他們痛,很可能會「培養」出一隻又一隻不會飛、只會抱怨的小麻雀。缺乏自理能力,甚麼事情都要先問一下家長意見的小麻雀們,一旦離開父母的羽翼、離開自己熟悉的巢,便會顯得驚慌失措,甚至最後會跌得粉身碎骨。
也許,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既痛苦又快樂的事情。如果沒有跌倒,又怎能學會走路呢?如果沒有從自行車上摔下來,留下一兩條疤痕當「戰利品」,又怎能享受騎自行車的快樂呢?小麻雀避開了學習新事物的痛楚,也就失去了振翅高飛的樂趣。而小猴子今天的快樂,則建立在他用了很多時間、心力才學會爬樹的「痛苦」上。學會了之後,知識便永遠屬於自己了。當能看到的、能理解的東西多了,那種滿足感,不是只會抱怨的小麻雀所能理解的。
享受學習過程 學習改善自我
也許,大家都想當小猴子,但卻覺得要改變或改善自己非常困難。其實,小猴子也不是一下子就從不會爬樹的短尾猴變成攀樹高手,他也是一天一天慢慢地努力、累積才有進步的。曾經有學生跟我說她很不喜歡自己悲觀的性格,很希望能變樂觀一點。我說:「從小事做起,每天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每天記下一點快樂的想法,慢慢的,給自己時間,你會快樂起來的。」不管是學習新的知識,還是想學習改善自己的性格、人際關係的方法,過程必然是漫長,也絕不會輕鬆。接受了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時間,那麼,想學小猴子,就變得容易多了! ■理大香港專上學院講師 梁雅文
網址:www.hkcc-polyu.edu.hk
逢周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