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培育全球公民意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01]     我要評論

莫家豪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署理副校長(研究與發展)

 近日由香港教育學院亞洲與政策研究學系進行一項有關港人對新移民的態度調查顯示,一半受訪者認為新移民來港後享用本地福利多於貢獻,而持相反意見者僅得2.9%。有關調查於今年2月9日至2月11日期間,成功用電話訪問了1024名18歲或以上本港市民,當被問及「新移民將平均工資拖低」時,近47%受訪者同意這講法;在被問及「新移民總是搶去香港人的工作」時,近38%同意,15%既不同意也不反對這講法。此外,當被問及「香港的罪案問題因新移民轉差」時,有36%同意這講法,而當中有12.3%「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再被問及「新移民普遍損害香港的經濟前景」時,約有40%人士同意這講法。當被問及「整體而言,你認為新移民對香港的貢獻較多、享用本港福利較多,還是兩者差唔多」時,認為「貢獻較多」只有2.9%,「享用較多」則有52.8%,「兩者差不多」的認同者則有38.8%。

培育全球公民觀的重要性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並且在以往幾十年裡不斷要爭取成為一個具競爭力和國際化的都市,作為一個全球城市(Global city),知名學者指出,一個全球城市必須具備吸納全球精英及多樣化人才的能力,才能使這城市可增強其競爭力。因此,當香港面對內地新移民「進駐」香港成為居民群體的一部分時,必須認清客觀事實,究竟新移民是否真正搶走港人飯碗和帶來社會負擔?作為一個國際都會,我們必須擁有國際及全球公民的情懷,以開放態度來面對世界不同文化及背景的人士來港工作、投資及發展,才能吸引更多資金和人才,為香港發展謀出路。此外,香港正面對出生率下降的問題,若我們能善用這批人口生力軍來補充香港人口的不斷老化,動員他們成為新生力量去發展香港,人盡其才的話,我們可維持一種較平穩和健康的人口發展。

化解矛盾 製造雙贏

 當我們面對上述調查的結果時,政府必須加強港人與內地新移民互相交流及溝通的機會,我們要更好善用這批新移民不同文化及專業或其他才華,匯集不同力量來使他們可投入本港發展,作出貢獻。在處理新移民下一代教育事宜時,我們要力推融入教育,培育學生全球公民意識,使我們年輕一代自身增強競爭力,不要害怕外來人口對本地人口帶來的挑戰。其實,全球都會如紐約、倫敦及新加坡,都愈變得多元化、多種族及多樣人口匯聚,要力拓長久競爭力,我們必須自強,心態要具國際觀,胸懷要做全球公民,才可真正化解內部矛盾,融入多元文化與人口,為香港打拚出新天地。 (*筆者感謝周基利教授公開有關研究數據,本文才可引述。)

相關新聞
處理好三對關係 促進港人福祉 (2012-12-01)
專業建言:為何有港人歧視新來港人士? (2012-12-01)
止戈為武:「遼寧艦」艦載機成功起降具重要意義 (2012-12-01)
培育全球公民意識 (2012-12-01)
梁班子團結實幹 值得市民支持 (2012-11-30) (圖)
十八大報告與一國兩制實踐:外部勢力干預鐵證如山 愛國愛港力量防範遏制 (2012-11-30)
自留地:打鐵還需自身硬 強政難靠軟骨人 (2012-11-30)
西座內望:反對派挑動政爭禍及公僕 (2012-11-30)
香港難以輸入內地家傭 (2012-11-30)
「中國人」的身份問題 (2012-11-30)
來論:反對派濫用不信任動議狙擊政府居心叵測 (2012-11-29)
頂天立地:輿論戰不但要打 還要打得贏 (2012-11-29)
豁免豪宅印花稅建議不可取 (2012-11-29)
羅陽——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 (2012-11-29)
客觀理性地評價梁振英新政 (2012-11-29)
解讀十八大對台政策精髓 開拓兩岸新局面 (2012-11-28)
專業建言:擺脫選舉羈絆 重新聚焦管治 (2012-11-28)
標準工時不宜冒進 (2012-11-28)
男士侍產 家庭和諧 (2012-11-28)
東張西望:東張西望日本越右越沒有希望 (2012-11-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