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酥角 。網上圖片
青 絲
過去物質匱乏的年月,每到春節,很多家庭都會親手製作幾樣年貨,除了待客送禮,也可以通過這一傳統儀式,令節日更具喜慶的氣氛。這些自製的年貨中,酥角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應節點心。
所謂酥角,是用麵粉坏痋A包上豆蓉、花生末之類的甜餡,做成餃子的模樣,再下油鍋炸酥,取「香酥的餃子」之意,是流行於嶺南一帶的特色小食。《清稗類鈔》曰:「北音讀角為矯,故呼為餃。」酥角一名,其實就是「酥餃」的讀音變異。不過,嶺南人稱之為酥角,也還另有深意在內。一是粵語中的「角子」為錢幣,以酥角名之,有著攬財的吉祥意味。二是半圓形的酥角,與舊時人們衣服上的荷包有幾分相似,裡邊填塞的豆蓉、芝麻等餡料,經過油炸之後,會把酥角漲得鼓鼓的,於是便有了荷包漲滿、錢財豐盈的寓意。這種以名討彩的民俗,背後所承載著的,是人們期待美好生活的精神願望。
製作酥角,扞皮很講究,若是用含有較多麥麩皮的粗麵粉,酥角的皮會很硬,吃起來像是一個硬殼,很影響口感和風味。以往只有到了過年,國營糧店才會每人按定量配售少許經過精加工的富強麵粉,於是年前幾天,人們就會讓自家的孩子到糧店排隊。麵粉買回來後,打入幾個雞蛋,加上一些煉好的豬油,拌勻,揉至軟硬合度,揪成一個個小劑子,用麵杖圻乖悒痋C
以前每家製作的酥角餡料,都不盡相同,有人是用紅豆沙,有人是用薯泥或芋泥,也有人是用蓮蓉或椰蓉,總之是根據各自的條件及所能覓到的食材,隨心配製。為了吃起來更顯鬆脆香口,人們還會把花生炒熟,碾成碎末,加上瓜子仁、芝麻、紅糖,與餡料拌勻。包酥角有專門的模具,像是兩隻半圓的抽屜拉手連在一起,把一塊麵皮放進去,舀入一勺餡料,把模具合住一擠,再剔掉旁邊多出來的麵皮,一隻酥角就做好了。若是沒有模具,就要像包餃子一樣,一個個地手工包製,另在邊角處還要用手指甲掐出一道道花邊,既是為了美觀,也是令結合處更為緊密,下油鍋後不會把餡炸散出來。炸酥角若是散開,會被認為是漏財,就不吉利了。
為了避免把酥角炸散的事故,一些講究的人家,還會先炸一些別的東西進行「暖場」,嘴裡同時說些吉利話,接下來才正式把酥角放到油鍋裡炸,以保證成功。剛炸好的酥角,色澤金黃誘人,香氣濃郁,一口咬下去,能夠清晰地聽到酥皮在口中爆裂的脆響,餡料也是香甜濃膩,再配上一杯清茶,是節日裡款待賓客的絕佳小食。若是出外拜年訪友,用紙袋裝上一包作為禮品,也是很受歡迎。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為講究健康飲食,油炸、甜膩的酥角,已被從大眾食譜中剔除,漸被淡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