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智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特首預警再出招 入市宜小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特首施政報告強調,以「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為施政理念。圖為西九龍地區高樓大廈。資料圖片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土地房屋政策是「重中之重」,包括10項短中期措施增加300公頃的土地;同時透過發展新界東北、洪水橋、大嶼山等新發展區,以及填海造地,建立長遠土地儲備。以「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為施政理念。

 一系列數據包括5年內落成約75,000個新公屋單位,在未來3至4年,一手市場預計可提供67,000個單位等,顯示未來幾年無法大幅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期望社會各界諒解「地從何來」的困難。在政府對各種途徑開發土地的諮詢,採取建設性的態度,顧全大局,大規模開發土地需時長達數以十年計,今日迴避正視問題,筆者認同未來蒙受惡果的是今天的年青一代。

 填海造地、開發新界、放寬地積、改劃GIC及工業地為住宅地等等過去都提出過,雖然沒新意,但在政策綱領的《施政報告》中列明,正顯示其重要性,而且不受時間限制。問題是這些建議方案公開諮詢時,往往因為諸如保育、環保、景觀受遮擋、賠償等理由,不獲公眾所支持,今次特首這樣高調提出,是希望大家權衡利害,日後推出建議方案時,能夠獲得社會的共識。

 筆者從另一些角度看增加長遠土地儲備的重要性,充足的土地房屋供應,有利於紓緩普羅家庭住房開支(包括供樓或交租)高的壓力,同時,讓家庭可花較多的金額在非住房的支出比如零售、餐飲、旅遊及娛樂等,間接令社會上較多的經濟環節受惠;反之,如果住房開支持續上升,家庭花費在其他支出只會愈來愈縮,造成上述其他經濟環節萎縮,社會趨向過於側重地產的不健康現象。

 未來建屋及基建等大興土木,對建築相關行業及專業人士都是好機遇,對社會經濟亦勢將產生乘數效應。惟建築工人缺人亦少新人入行,假如無破解之法,勢必搶高建築費,嚴重的甚至令短中長期的建屋目標無法達成,曾有建築界前輩向筆者提及輸入外勞,或許當局可以研究一下。

 政府欲透過房署、房協、市建局及港鐵等機構加快步伐去增加房屋供應,應同步撿討強化這些機構的人力編制,並提高建屋效率,建議重新採用「私人參與計劃」(PSPS),利用私人機構的建屋力量去補助政府達成各項建屋目標。

 《施政報告》提及研究放寬或解除70年代開始適用於薄扶林和半山區的「延期履行權」(Moratorium),其實近年這些地區的交通基建設施已得到改善,筆者支持尤其是薄扶林區,應該取消或局部取消這項行政措施,有助於開發區內土地。

 有人認為今次《施政報告》沒有加辣打擊樓市,甚至是入市訊號,筆者提出警告,不是沒有加辣,而是諸如加強版SSD及BSD早已搶閘實施,特首明言,如有需要,隨時再出招。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特首預警再出招 入市宜小心 (2013-01-18) (圖)
通脹反彈對政策執行影響不大 (2013-01-18)
中小企營商困難與解決方法 (2013-01-18)
內地調控須防重蹈日本當年覆轍 (2013-01-18)
人行續偏向大量逆回購操作 (2013-01-18)
春節前內地放寬貨幣政策機會低 (2013-01-18)
百家觀點:日圓弱勢早有因 當年強勢是禍根 (2013-01-15) (圖)
人行仍有寬鬆貨幣空間 (2013-01-15)
窩輪對沖入門法 (2013-01-15)
強化全球合作 擺脫經濟危機 (2013-01-15) (圖)
澳人澳地應否於蛇年實施呢? (2013-01-15) (圖)
百家觀:農地免補地價建屋應如何執行 (2013-01-11) (圖)
內銀新增貸款符預期支持經濟復甦 (2013-01-11)
標準工時與作息平衡並無必然關係 (2013-01-11)
全球貨幣寬鬆形勢檢閱 (2013-01-11)
內地科技股前景不容忽視 (2013-01-11)
美舉債路上須逐步改善收支 (2013-01-11)
百家觀點:就業市場續改善 美經濟漸離谷底 (2013-01-08) (圖)
城鎮化是一把雙刃劍 (2013-01-08)
蛇年本地樓市難有平貨執 (2013-01-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智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