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宇人建議當局考慮買位,解決北區學額不足問題。 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政府有意研究增設跨境校網,但多名學界人士均指,新做法可能衍生多項技術問題。例如各區學校或會擔心遭標籤「收生不足」,未必願意向新校網交出剩餘學額。另外,由於新校網由各區校網剩餘學額組成,居於港島或九龍區的家長亦可能有相同期望(擇其他校網學校),憂慮做法令人感到不公平。
倘影響他區 校巴須配合
身兼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的上水惠州公立學校校長陳紹鴻表示,擔心跨境校網安排引起標籤效應,因為有剩餘學額交出,意味其不太受本區家長歡迎,學校或憂慮產生負面形象,未必願意參與。他又表示,現時不少跨境家長已「自動分流」,按住址為子女選校網,如居於深圳西部者,多經深圳灣口岸來港,當局應更仔細考慮深圳分區及交通狀況,否則措施未必有效。而如果此舉令其他地區跨境童數目上升,當局也需要進一步考慮跨境校巴如何配合。
未顧港九家長恐惹不公
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校長、跨境學童入學關注組召集人孔偉成指,歡迎當局認真考慮新設跨境校網做法。不過他亦指,跨境校網包含多區學校,選擇或比其他地區更多。港島或九龍家長也可能期望從多個校網選校,憂慮做法或衍生不公平問題。他又認為,當局亦可考慮按跨境生深圳住址決定所屬升小派位校網,並積極跟深圳部門溝通研究。
張宇人倡向深港人子女校買位
另外,自由黨昨日與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會面,討論北區學額不足問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在會後指,明白跨境家長心儀香港學習和語言環境,建議當局可考慮於深圳兩所港人子女學校「買位」,提供師資及課程支援,讓部分人留在深圳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