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為焚燒國旗罪行開脫挑戰法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9]     我要評論

陳基亮 法律博士生

 有7次案底的古思堯在多次遊行活動中焚燒及塗污國旗,被判入獄9個月。縱然02年曾因侮辱區旗入罪,他仍不知悔改,以「替天行道」為由,辯稱自己所犯「小事一件」。日前他戴上彩帶上庭,在東區裁判法院外,跟梁國雄飲紅酒,高喊口號,又與旁聽者在庭內叫喊,損害法庭莊嚴。

 判刑後,反對派隨即製造輿論護航。《蘋果日報》指責警方打壓,梁國雄批評法庭判刑過重,湯家驊恐怕市民從此噤聲;香港人權監察甚至說市民如何對待國旗及區旗全屬自由。此等說法均為「單維論點」(one-dimensional argument),若全面分析這些法理問題,這些觀點就站不住腳。

 誠然,言論自由受《公民權利和國際權利國際公約》保障。但,市民如何對待國旗(尤其在公眾場合、遊行示威)絕非免受監管。人權監察狹隘地提出「言論自由不受干預」的大前提,指判刑令人失望。此說法忽略了《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定下的限制:「所載權利之行使,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故得予以某種限制,但此種限制已經法律規定」,而「公共秩序」(第十六條(三)(乙))則是國際認可的限制理由,存在香港法典上超過20年,亦是裁判官判古思堯入罪的根據。「言論自由凌駕一切」的說法是斷章取義。

 再者,自回歸起《國旗及國徽條例》和《區旗及區徽條例》已將焚燒及塗污等動作列為刑事罪行,言論自由並非抗辯理由。古思堯在2萬多人的活動燒膠質的旗幟,煽動群眾,警方執法亦是合情合理。

 更重要的是,香港終審法院早於99年,已建立了權威案例「吳恭劭案」。法庭要平衡示威者自由和公眾安全,判定:禁止「損毀國旗」是合理、合比例的限制。國旗象徵國家尊嚴和主權,示威者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方法表達意見,示威者被限制的只是表達的其中一個方式(mode)。

 此外,《蘋果日報》竟然引88年美國的莊遜案,指多國褻瀆國旗無罪,竟指「美國國旗象徵自由,焚燒美國國旗可能是一種更超然的自由」。該報道卻偏偏沒有提及在「吳恭劭案」包致金法官曾強調莊遜案極具爭議(在美國終審法院以4比5分歧頒布)。包官更認為美國的做法不適用於香港,提出一個化解言論自由和公共秩序兩大矛盾(reconcilability test)的分析,判定損毀國旗的被告有罪。

 縱然古思堯已被收監,政客仍不斷以政治議題衝擊法庭,不盡不實以輿論挑戰香港的法治精神。

相關新聞
自留地:翹望春回大地 誠祝國泰民安 (2013-02-09)
真實、客觀、全面乃新聞職業操守 (2013-02-09)
為焚燒國旗罪行開脫挑戰法治 (2013-02-09)
西方走廊:釣魚島成東京頸中絞繩 (2013-02-09)
長遠規劃土地 提升競爭能力 (2013-02-09)
來論:練乙錚一貫信口雌黃 不顧新聞操守應受譴責 (2013-02-08)
張曉明講話正本清源 鼓舞愛國愛港陣營士氣 (2013-02-08)
誰鼓吹香港獨立 誰就不是好政黨 (2013-02-08)
兩制調和互補 發展更上層樓 (2013-02-08)
寄語CY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2013-02-08)
港青豈能自甘人後? (2013-02-08)
來論:警惕小撮人借奶粉問題挑動兩地民眾對立 (2013-02-07)
港台關係穩步推進 未來合作前景廣闊 (2013-02-07)
明刀明槍:陳方安生為港英「招魂」自暴其醜 (2013-02-07)
西座內望:狙擊特首落區豈能聽之任之? (2013-02-07)
大專教育多元化助青年就業 (2013-02-07)
參與政協積極建言服務國家 (2013-02-07)
來論:特首行年宵竟遭襲擊 香港還是法治社會? (2013-02-06)
揚清激濁:前海合作新區蘊藏龐大商機 (2013-02-06)
明刀明槍:舉港英旗青年應讀讀丘成桐文章 (2013-02-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