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偉
陳方安生突然走出來表示港英時代如何如何的好,故意將港英時代描繪成太平盛世,目的是要挑動市民對當下的不滿,為港英「招魂」的背後,是為攻擊特區政府,激化兩地對立煽風點火。然而,陳方安生的美化與事實相差太遠,對港英的美化恐怕連英國人也會感到面紅,而她身居港英高官多年,對香港的貢獻乏善足陳,為港英管治塗脂抹粉,不斷吹捧過去也只是自暴其醜。
近期示威活動中經常出現一群青年舉起港英旗,高喊緬懷港英管治的口號,對於港英政府的美化令不少親歷其境的港人搖頭歎息。然而,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日前在接受樹仁大學《仁聞報》訪問時,卻繼續為港英治港的歷史塗脂抹粉,指港英政府「讓香港人擁有一個法治社會及人權自由,而對一般人來說,港英政府時期標誌的社會較為公義」,比較而言,現時青年人向上流動不易,置業上車困難,市民受到不公平對待,自然及不上港英治下市民「有出頭天」云云。
香港回歸中國已經15年,陳方安生似乎仍未能接受回歸的事實,仍然要為港英管治「招魂」,但其溢美之辭顯然與事實不符。如果人們回到1970年代初的香港,就會發現當時的貪腐是如何猖獗。不僅港英政府官員腐敗嚴重,連公共機構服務人員也都索要賄賂,醫生要「紅包」、救護人員要「茶錢」、甚至連醫院清潔工也要「打賞」,最荒唐的是消防隊員開水喉救火也要「開喉費」,否則就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大火吞噬一切。就算不談論這些貪腐問題,華人長期以來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英國政府將香港視為遠東金庫,政府批出的工程、香港的金融經濟命脈都掌握在英資公司手上,這些赤裸裸的「官商勾結」,身為港英高官的陳方安生怎可能不知道,難道她認為這些就是「社會公義」,值得大書特書?
美化港英 別有用心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在其著作《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中就指出,就算是譽為香港黃金時代的「麥理浩時期」,也非如一些人所想的那麼美好。呂大樂於書中列舉大量例子,證明港英政府不是港人所想的開明,例如麥理浩曾大力阻撓將權力下放予市政局,拒絕讓華人分享權力,而港英政府推出的一些利民措施也是由於政治氣候及政府財政得到改善而推出,而非出於殖民地官員對港人的慈悲之心。呂大樂這本書正是「寫給沉浸在殖民地美好時光的香港人」。然而,陳方安生在談論港英管治時,唯一批評的只有「劃定山頂不許中國人居住」,但對於港人受到的不公平對待,甚或如丘成桐教授提到自身受到港英官員欺壓、歧視的事實,她也刻意迴避,試問這樣的評論有什麼可信性?
陳方安生突然走出來表示港英時代如何如何的好,明顯是帶有政治目的,故意將港英時代描繪成太平盛世,藉此挑動市民對當下的不滿,為港英「招魂」的背後,是為攻擊特區政府,激化兩地對立煽風點火。如果說一班80、90後青年高舉港英旗、緬懷港英管治主要是對歷史認識不足,因而對港英政府產生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然則陳方安生及反對派之流為港英「招魂」卻是有意為之,意圖激化本港政爭從中混水摸魚。然而,陳方安生的美化與事實相差太遠,對港英的美化恐怕連英國人也會感到面紅,而她身居港英高官多年,對香港的貢獻乏善足陳,不斷吹捧過去也只是自暴其醜。
陳方安生在訪問中又繼續對特區政府及官員指指點點,更批評政府委任立法會選舉落敗的劉江華擔任副局長,「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誰會這樣委任?」看來,陳方安生的記憶力可能真的退化了,有哪個議員在落選後仍被委以重任?不就是她當年的上司兼伯樂彭定康。當年彭定康就是因為在國會大選中大熱倒灶,首相馬卓安隨即委任他為「末代港督」以作酬庸。如果沒有彭定康,陳方安生仕途會否如此順遂恐怕是不得而知,她現在竟然問這樣的問題。如此忘本,實在不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