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 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兩會結束,新一屆政府的執政理念將發生改變。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開幕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3月13日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以及3月17日李克強總理在中外記者見面會的有關回答,均體現了報告的精神。新一屆政府在肯定過去五年來政府在應對危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三農、民生及重要領域改革中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清楚認識到目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其施政理念為我們判斷2013年政府在經濟領域,包括經濟增長目標、財政貨幣政策與政府調控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的資料。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中發掘出今年的投資題材。在經濟增長目標方面,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明確提出「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與去年底經濟工作會議的思路一脈相承,強調增長必須是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增長,同時對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給出了具體的判斷依據。
調整經濟結構 消費將轉型
1、經濟增長目標。提出GDP目標與去年持平,維持在7.5%,並提到制定這一經濟目標的考慮因素:一是製造業積累了較大的產能;二是必須優化配置和利用生產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使經濟增速與潛在增長率相協調,與生產要素的供給能力和資源環境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三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令經濟階段性下台階。這指標7年來都設在8%左右,近兩年降至8%以下。數字背後的重點顯然不是量,而是質,要調結構。
2、通脹預期。今年的通貨膨脹目標3.5%,比去年4%的目標更為嚴格,並表明「今年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主要原因是: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農產品和服務類價格都存在上漲壓力,理順能源資源價格需預留空間,以及主要發達國進一步實行寬鬆貨幣政策,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不容忽視。去年政府預期CPI增長是4%,實質增長只為2.6%,今年訂於3.5%,是已預期了物價會上升。
嚴控通脹 貨幣政策將配合
為了實現既定經濟目標,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主要表現在財政赤字目標擴大和M2增速目標略降上。具體而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包括適當增加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2013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比2012年預算增加4,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8,500億元,代地方發債3,500億元。擴大赤字,主要是發揮財政政策向調結構、惠民生政策的傾斜。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包括發揮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目標定為13%。去年此數為14%,之前的實際數為17.18%,以至逾20%,今年的數字是3年來最低,反映通貨膨脹目標較以往嚴格,故貨幣政策亦作適當的配合。
新一屆政府對經濟增長目標和財政貨幣政策的定調,表明政府已認識到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顯示出了今年政府工作將在穩增長的同時,更多地注重清理之前經濟發展中留下的隱患。
能源環保醫療板塊將受惠
有鑒於此,政府今年調控經濟的主要方向在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城鄉發展一體化,以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幾方面。與政府調控經濟的方向相對應,今年的投資可側重在能源、環保以及人口結構轉變等板塊上。在十八大報告中已首次提出「美麗中國」,因此首兩項備受關注,近期霧霾籠罩神州,使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股份成焦點。人口結構轉變,主要是指涉及強調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及人口紅利趨勢政策。農民工城市化及人口結構的轉變,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高一倍,均為醫保業、衛生用品帶來龐大商機。結構性改革政策的其中一項重點是刺激消費更加全面,但習近平主席於去年12月發起了厲行節約的倡議,因此消費將出現結構性轉型,所以一般消費品其實仍極具市場效益,而一些高消費產品行業則受影響。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