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景波指,若要公開評審報告,理應一視同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學評局決定將新申請的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報告於網上公開,以讓公眾監察,但卻進一步凸顯現時不同質素保證機構下的「雙重標準」,引起私立自資院校的不滿。多間院校校長均直言,8大轄下自資社區學院同樣開設副學位及學位課程,但卻毋須公開相關課程評審,做法不公平。有院校認為應暫緩公開評審報告,或設過渡期,直至所有院校統一做法為止。
超收免規管 守規反當災
能仁書院校長黃景波直言,「過往一年超收出事者,全部均非經學評局審批課程的院校,但現在卻針對守規者加強規管」,批評做法不公道。他認為,若要公開評審報告,無論是經學評局或者8大轄下聯校素質檢討委員會(JQRC)監察下的課程,都應一視同仁。
黃景波又稱,不反對加強課程質素透明度,但對公布的內容感關注,例如若部分課程設計敏感資料被「貼堂」,擔心衍生設計被抄襲等版權問題,建議公開的摘要可以概括形式表述,如院校財政是否健康和教學設施是否足夠等。他又指,不少院校都會持續改善教學狀況,例如一些原被評為需要改善的項目會變成已達標,未來公開的摘要亦應適時更新,免誤導公眾。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校長時美真指,學生和家長有知情權,了解不同院校課程的資料,政府更應協調所有院校一同公開評審報告,而非「選擇性」只公開經由學評局的課程,建議學評局可暫緩公開報告時間表,直至所有院校都能統一公開。
報告不全面 或致家長學生錯判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認為,學評局現有評審報告只表述課程是否「過關」,未有仔細說明院校及課程優劣,內容不全面,尤其擔心家長和學生因而錯判學校的水準。他又質疑,學評局早已決定3月1日「劃線」公開評審報告,事前未有充足諮詢,時間也太倉促,影響不少機構原有課程評審計劃,認為應設過渡期,予現有院校及其他有意辦學的機構適應。
明愛專上學院校長關清平也表示,目前最大問題是自資院校評審報告「有些公開有些不公開」,又不點名指有超收「前科」反而不用透明度,形成怪現象。他認為,目前已有機制讓公眾知道課程是否合格,「看不到(公開評審報告)有甚麼作用,評審院校課程不是選『米芝蓮(食肆)』;大家應知道茶餐廳有甚麼吃,但如公開每碟菜式在哪裡取貨,似已過了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