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置安心太貴 促建築成本定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02]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政府將置安心計劃轉租為買,並以約市價七折出售,雖然可以直接增加住宅樓宇供應,但不少人對當中最高逾500萬的樓價感到憂慮。梁君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對置安心以市價作定價基礎有保留,售價太高,指政府資助房屋沒有地價成本,應考慮以「建築成本」作定價基礎,特別是讓大家見到長遠有可負擔的資助房屋,「市民會肯去等」,又希望政府做好樓市的期望管理。

 樓市近年「有升無跌」,直至政府最近「加辣」才稍現改善,梁君彥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置業近年成為了部分港人「遙遙無期」的目標,而施政報告中有關房屋供應的措施,要5年才見效,有不少人會認為「有冇搞錯」,更有不少港人預期5年後樓價仍會繼續貴,解決不到問題。

政府應照顧不置業者

 他認為,政府在解決樓市問題時「無做到期望管理」,直指雖然實際上有人期望要置業,但政府同時應盡量照顧不置業者的基本住屋要求,「不要以為香港社會人人都會認為要置業是正常」。他稱當局應詳細考慮數年後供應量增加,遇上加息或市道不好又會變負資產,尤其是美國可能於2015年加息,屆時定會影響到本港樓市,「分分鐘5年後,當去到(樓宇供應)高峰期時,遇上加息期,現在叫人買樓,到時(樓市)衰了又怨政府」。

無地價成本 每呎可賣4,000多元

 被問及近期接受申請的置安心計劃「綠悠雅苑」,梁君彥質疑政府將資助房屋以「市價七折」發售之做法:「6,300元一呎?成本唔使,無地價。現時一般平均每呎約3,500元的建築成本。」他認為政府在無地價成本壓力下,只需設置如轉賣需補地價等限制,相信每呎賣約4,000多元已可以,「好處是管理到市民知道政府有炱壎X,大家會肯去等。」

 梁君彥相信,現時政府難以短期措施難解決問題,難以短時間內建屋,故以往亦建議工廈改建住宅免補地價,但就設有條件限制,例如限呎限價等,而相關方法只需數年就可以推出單位。

相關新聞
港關口嚴防禽流 懷疑即隔離 (圖)
高院頒禁制令 煞停碼頭搞事 (圖)
焦點透視:激進政團狂「抽水」 政治化累工人
櫃車司機收入減 爛水果增兩成
律師意見:2,000人碼頭擾攘 構成潛在災難
未來72小時料80艘貨輪延誤
私醫開錯藥 累2人血糖過低入院
宣傳品當教材 教協「佔中」洗腦 (圖)
無提六大影響 負刑責毀前途
煽動學生犯法 家長鬧爆 (圖)
教協「佔中」教材問題多
吳克儉:應從專業角度「揀料」
各界認同中央底線 促勿以「國際標準」對抗 (圖)
「佔中」損港壞法 各界籲市民勿支付
網民力挺不對抗中央底線
周一嶽談普選:要根據基本法落實
扶貧會留4,000萬 課餘託管延長一年 (圖)
公屋資助計收入 恐焗「自然脫貧」 (圖)
愛揀工重樂趣 港青失業率高 (圖)
青少機構籲看長遠勿投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