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莊太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 香港市民的置業門檻愈來愈高,200萬元的樓盤買少見少,300萬元的樓盤只屬於「入門級」單位。對於一個月入1.5萬元的上班一族,300萬樓價就相當於200個月的人工,要16年半的時間不吃不喝才夠付樓價。如果每月「死慳死抵」儲錢5,000元,沒有外力的資助下,就要一個上班族600個月的積蓄,即50年才還清。
或許很多人會反駁上述的簡單計算,畢竟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同,理財方法不同,工資也會不斷增長。但無可否認,對現時很多80、90後的年青人來說,買樓實在是搖不可及的夢想,買樓亦等於放棄許多其他生活上的物質需要,是一個痛苦而長遠的負擔。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現時樓價處在歷史高峰,即使回落20%,但工資沒有上漲下,一般市民要買樓依然相當吃力。
樓價急升 港人置業最吃力
據政府統計處住戶收入數據,去年香港工作人口每月主要收入中位數為12,000元,較上次調查的2006年時上升20%;家庭住戶則由2006年時的17,100元增至20,200元,升幅18.1%。收入升幅看似可觀,但萊坊早前發表的《全球樓價指數》指,本港樓價僅去年1年升幅已達23.6%,超過6年的收入升幅,難怪香港人都說「要發達就炒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公布2012年香港經濟評估報告,亦警告樓價急升是香港經濟的重大風險,港人買樓全球最吃力。報告指出,去年次季,本港樓價中位數已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的12.6倍,大幅超越全球其他主要城市高踞榜首;位列第二的澳洲為6.7倍,遠低於香港。以1,200平方呎的豪宅售價比較,去年本港平均呎價僅次於倫敦,高過東京、新加坡及紐約。
|